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5篇
  免费   30篇
工人农民   16篇
世界政治   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328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65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13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回顾我国青少年犯罪研究30年的历程可以发现,青少年犯罪研究不仅仅推动了青少年犯罪学与犯罪学的产生,还在推动国家和社会公众重视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促成矫正主义青少年犯罪观的形成、促进青少年犯罪刑事政策的形成与完善,以及推动未成年人专门立法的诞生、少年司法制度的建立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30年来的青少年犯罪研究也存在着学科独立性的缺失、研究对象界定的悖论、实证研究方法的缺失、青少年犯罪研究专业槽的缺失、青少年犯罪研究各学科之间的隔阂与分裂等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32.
失学、失业和失管的社区青少年群体不仅是犯罪高发人群,而且其受到不法侵害的几率较大。本文从被害人学视角出发,围绕社区青少年犯罪被害性、社区青少年被害预防和社区青少年被害援助三个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3.
陈俊 《青年论坛》2009,(4):12-18
网络导致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网络色情和网络制作;青少年网络成瘾既有外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青少年网络成瘾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它导致了青少年民族传统的淡化、道德意识的弱化、人际交往的异化、抽象思维的退化,还导致青少年产生人格障碍。当务之急是趋利避害,采取加强网络监管、网德建设、信息防范、网站建设,以及净化网络参与途径等措施去预防和控制网络引发青少年犯罪的因素,去克服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为青少年健康成长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34.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由此出现了大量的空巢家庭和农村留守青少年。这些青少年由于缺少家庭的亲情关怀和父母的有力监管,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之路。因此,增强对留守青少年的家庭保护功能对于遏制青少年犯罪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大量农村务工人员向城市的转移,农村家庭中普遍出现“空巢”现象,而由此带来的留守青少年犯罪现象也日益突出。本文以G市为例,对“空巢”家庭中留守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35.
断念是行为主体(特别是青少年越轨者或犯罪人)在一段稳定的时期内对犯罪偏好明显与确定的拒绝。现阶段犯罪预防措施通过控制青少年犯罪原因遏制青少年犯罪增长趋势,绩效前景颇为黯淡。从聚焦于犯罪原因分析到致力于犯罪断念研究的战略性转向将成为当代社会犯罪预防的重要突破。作为人生状态与行为过程的犯罪断念,在静态结构与动态运行的结合中发挥青少年犯罪预防的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36.
犯罪断念是抛却未成年阶段暂时性偏离社会规范要求的行为模式变化。成功塑造犯罪断念的首要根据是处于转型时期的越轨青少年的内部条件的变化,外部因素激励犯罪断念的渐次展开;规律的作息、接受正规的职业教育、正常的就业能够减少与沾染不良习气同龄人的非正当接触;政策控制是塑成犯罪断念的第三层次的影响因素;聚焦于心理帮助、道德规范指引、技术培养、能力训练等项目的政策控制,更能引导青少年与反社会行为决裂。  相似文献   
37.
青少年犯罪现象与日俱增,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如何正确对待犯罪的青少年,怎样感化、引导他们,使他们重新回归社会、回归家庭,是司法工作人员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在刑事审判中,要以法官为主导,正确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通过个案达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使“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8.
青少年吸毒的心理诱因是多方面的 ,诸如好奇、盲从、侥幸、无知、空虚、炫耀等心理因素都可能使他们陷入毒魔的纠缠。欲矫正青少年的吸毒行为 ,就必须注意发现其吸毒迹象而及时引导归正 ,根据吸毒行为的程度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教工作 ,在坚持药物脱瘾治疗的同时加强心理治疗 ,并加大禁毒宣传教育的力度 ,提高全社会的禁毒意识 ,强化青少年对毒品危害性的认识 ,加强戒毒所点建设而促使吸毒青少年改过自新 ,并严格依法追究吸毒者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39.
未成年人犯罪类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成年人犯罪一直是犯罪学界研究的热点,但是以犯罪类型为视角的专门研究却相当薄弱且材料分散。因此,有必要对学界的研究现状进行专门的梳理与分析。  相似文献   
40.
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而家庭教育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教育方法不当的家庭、父母道德素质低下的家庭、婚姻变异的家庭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最大.因此,我们必须从注意培养家庭成员良好的道德素养,大力改善和提高婚姻质量,努力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等方面入手,有效地预防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