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9篇
法律   39篇
中国共产党   19篇
中国政治   68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12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51.
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划分是任何一个国家民主化进程中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难题。历史上中国自秦汉以降的中央集权制度,到了清末民初时已完全不能适应政治现代化的时代潮流。1920年代初的省宪运动就是当时人们为解决中央专制集权所做的努力,《湖南省宪法》就是其中的一个最具有示范性的样本。它首次在中国历史上对中央与地方的权限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并在一省之内付之实施。虽然这次分权的实践最终夭折,但它为我们遗留的民主政治经验和教训,不乏政治改革的智慧和启迪。  相似文献   
52.
目前,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造成这一问题的因素主要包括社会、高校和大学生自身几个方面。因此,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大学生转变观念,自主创业;坚持教育创新,培养与吉林省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发挥政府作用,完善就业市场等是解决吉林省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53.
福建涉台地方立法已经走过了30年的历程,积累了一些很好的经验,对于促进闽台关系发展乃至推动两岸合作都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仍然存在诸多不足,新形势下必须加强福建涉台地方立法。《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明确赋予福建先行先试权,要求福建“健全涉台法律法规”。今后福建应按照先行先试的要求,充分利用涉台地方立法空间,继续深化、完善经济领域方面的立法,充实、加强社会领域方面的立法,探索、创制文化领域方面的立法,落实、实现政治领域方面的立法,进一步加强闽台两地人员往来方面的立法,适时启动闽台关系综合性立法。  相似文献   
54.
试论农村精英与农村社会发展——以吉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超英  王惠 《行政与法》2013,(11):49-53
随着农村社会的变迁和农民阶层的日益分化,农村精英群体不断涌现;他们依靠自身拥有的经济和社会资源优势,对于农村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是实现农村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本文基于吉林省农村的实际,阐释了农村精英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从农村精英的自我完善、组织培养、身份认同、政府支持体系建构等角度探讨了有效发挥农村精英带动作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55.
辽宁装备制造业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已成为辽宁省实力雄厚的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辽宁装备制造业的创新问题一直困扰其可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基础制造、智能制造和重点装备等领域。该文提出从创新经费渠道、自主创新能力、协同创新能力、开放式创新体系等领域进行创新,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56.
信息化对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和打击犯罪的社会责任提出了更高要求。信息化条件下城乡社区警务面临新的挑战。以四川省城乡社区警务建设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信息化条件下城乡社区警务基本态势及面临的挑战,可提出依托社区信息化发展、增强信息主导警务的理念、完善社区警务情报信息工作机制、强化社区民警能力培养等发展措施。实现信息化在社区警务运行中全方位的渗透和融合,可推动城乡社区警务发展,提高社区治安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57.
京珠高速公路湖南段在全国高速公路交通运输中的地位重要,一旦不畅必将影响全国。近年来,随着路况不断老化、流量不断增大、严重超载货车和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增多,加之高速公路清障施救体制不顺、装备落后,导致交通拥堵现象时有发生,防堵保畅成了亟待破解的难题。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防堵保畅,实现人、车、路的和谐统一,必须按照“政府领导、部门联动、全民参与、整体作战”的原则,发动各政府职能部门和全社会的力量,齐心协力,齐抓共管。  相似文献   
58.
Population genetic study of 15 STR loci in a Chinese popul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9.
Though internal migration in China during the Qing era (1644–1911) was mostly unrestricted, the government tightly controlled the movement of peasants who worked state lands in frontier regions and certain other locations. Such peasants accounted for 5–10% of China's population. In the state farms of northeast China, households could move legally only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 within the system. Departure from the system was illegal. In this article, one of the first quantitative studies of migration in late imperial China, we apply discrete-time event-history methods to longitudinal, nominative household register data from six northeast Chinese state farm systems to compare how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arm system, village, and household influenced the chances of legal moves and illegal departures. We show that among these state peasants, who were supposedly “unfree,” migration was not uncommon. We also show that the determinants of legal and illegal migration differed substantially. We conclude with a discussion of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findings for our understanding of migration processe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相似文献   
60.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所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体。河北太行山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革命圣地,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但在其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区域化突出、管理不规范、吸引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河北太行山地区应从制度体系构建、区域间整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结合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挖掘和利用好该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