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5篇
  免费   18篇
各国政治   60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10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3篇
法律   422篇
中国共产党   22篇
中国政治   116篇
政治理论   280篇
综合类   122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97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187篇
  2006年   213篇
  2005年   193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国家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是整体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要求,是贯彻落实公务员法的重要目标。目前,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欠缺的主要原因在于体制、机制的障碍。因此,通过严格执行公务员法来强化公务员管理,并加强以公共服务机制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公务员能力建设,是提高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2.
治安管理客体是治安管理学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治安管理活动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但学术界对治安管理客体的概念一直没有取得共识,表述各异,比较典型的有“对象说”、“影响因素说”和“社会关系说”等,这表明治安管理客体尚未被准确定位。基于“权益”来界定治安管理客体的概念,即治安管理客体为治安管理主体依法规范、调整和保护的合法权益,既有利于治安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又有利于公安机关正确分析和解决实践中的一些治安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3.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共安全,尊重保护人权,规范警察执法行为,防止权力滥用等方面体现出诸多进步。本文仅对其中责令12个月内不得进入体育场馆观看同类比赛、没收以及取缔三项措施进行分析,阐述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4.
105.
自治化:公共物品供给方式的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和/或非竞争性决定市场机制不能直接或完全的实现供给,即市场失灵,而政府的特性也决定公共物品供给的作用有限,即政府失灵,公共物品的自治化供给是双重失灵下的替代性选择,其合理性在于公共物品供给的自治化体现了“公平”与“效率”。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以及各种自治团体的蓬勃发展,自治化已经成为公共物品供给的重要途径,并且在和谐社会构建上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6.
公共管理的方法论基础:从成本收益分析到合作收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代经济学基于“经济人”假设,将每个人(组织)看作是一个独立的利益主体,并基于此建立了经典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公共管理理论则将人看成是一个处于社会关系网络中的社会个体和利益相关者,存在着个体间的公共利益,公共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维护并提升公共利益。基于合作博弈分析,公共管理应建立合作—收益的分析框架,以通过人类的合作机制,实现社会的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107.
在治安管理处罚程序上,《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与《治安管理处罚法》存在一些不一致甚至是相冲突的地方,如回避、送达、简易程序、调查和暂缓执行拘留等。在执法实践中,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应当遵循后者的有关规定。同时公安部应尽快对前者加以修订。  相似文献   
108.
《治安管理处罚法》的颁布施行具有重要意义及突出特点,与《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相比较,具有宽严更适度,管理更到位,处罚更规范,程序更严格,监督更有力等特点,该法新增加规定的内容,是对我国治安管理制度的重要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9.
公安档案的收集是公安档案管理的起点,因此,我们必须运用灵活多变的收集方法,对公安档案的收集工作实施切实有效的质量管控措施,研究收集的薄弱环节和空白点,从而提升公安档案收集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10.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深刻变革时期,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也随着社会的转型而大量增多,由此导致社会群体性事件特别是“涉农群体性事件”的多发。对策:1.灵活性与原则性相结合;2.随时提供准确翔实的预警性信息;3.做到社会联动,妥善处置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