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4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93篇
工人农民   46篇
世界政治   2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6篇
法律   588篇
中国共产党   51篇
中国政治   277篇
政治理论   226篇
综合类   1430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84篇
  2009年   219篇
  2008年   226篇
  2007年   248篇
  2006年   268篇
  2005年   203篇
  2004年   176篇
  2003年   140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通过分析自然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指出环境健康问题的严重性,而在环境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的今天,根据法律规定,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环境责任,根据政府对环境责任的错误认识提出了要狠抓落实环境民主,改进现有政府环境理念,达到环境善治的观点。  相似文献   
72.
人文关怀在人民警察执法中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突出立法、执法的人文关怀是法治建设的更高境界,是国家管理水平和国民素质提高的标志。警察执法是国家执法的重要方面。警察要在刑事执法、行政执法、各种便民服务措施中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变管理为服务,融服务于执法之中,切实实现“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目标。  相似文献   
73.
能够成为民事行为效力瑕疵的第三人欺诈将导致民事行为无效或者被撤销。就这种欺诈而言,法国法认为其不能够成为民事行为效力瑕疵;德国法认为其在对方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存在的情形下即能够成为民事行为效力瑕疵;意大利法则认为其无论对方当事人是否知道其存在均能够成为民事行为效力瑕疵。我国法对此问题的看法在实际上相同于意大利法,但有关立法中的不合理因素应当予以克服。  相似文献   
74.
国际制造业转移是现代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特征。文中对国际产业转移简单回顾了国际制造业转移的历程,详细分析了国际制造业转移的动因,并对当前和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文章最后详细探讨了国际制造业的转移对转出区和转入区的影响。  相似文献   
75.
盗窃市政公共设施,足以使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不特定车辆的安全处于危险状态,其行为已触犯了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对此,市政部门建议应当使用法律制裁手段,特别是用比较严厉的刑罚来预防和惩治盗窃市政公共设施的行为,以此来维护市政公共设施的正常运行,保护市民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76.
商品房预售合同签订后,应到登记机关办理预告登记。预购人转让预购合同的权利和义务,必须到登记机关办理登记手续。已经预售的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转让,必须征得全部预购人的同意才能生效,并且必须到登记机关进行登记。预售商品房不得办理按揭贷款。  相似文献   
77.
实行厂务公开,推进企业民主管理,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需要。  相似文献   
78.
论环境与资源诉讼中的公益理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环境权从某种意义上属“社会性”权利 ,无论在立法还是司法实践中 ,这一权利都带有明显的公益色彩。为保障公民环境权的实现 ,我国应借鉴西方国家经验 ,放宽对环境诉讼起诉资格的限制 ,对现行司法制度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7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通过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人民根本利益三大要素,全面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党执政的合法性的物质基础、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从根本上回答了治党治国之道,反映了共产党执政的基本规律,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  相似文献   
80.
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鲍德里亚早期思想建构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他分析消费社会的理论平台。鲍德里亚认为,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区分同符号的能指与所指的区分具有理论的同质性,在消费社会中,能指与所指的区分构成了现代资本主义合法性的前提。这决定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只有发展为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才能揭示消费过程中意识形态的产生过程。也正是在这一思考中,鲍德里亚离开了马克思,经过《生产之镜》转向后马克思思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