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8篇
  免费   33篇
各国政治   8篇
工人农民   29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26篇
法律   242篇
中国共产党   48篇
中国政治   88篇
政治理论   27篇
综合类   23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警察实战训练教官素质研究是现阶段公安教育训练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公安民警的素质要提升,教官自身的素质是关键。本文在课题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在定性和定量研究的基础上,探索警训教官人才的团队素质构成,探讨建设一支高素质警训教官队伍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2.
政府职能转变的阻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如进行的五轮行政体制改革就有四轮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核心和重点。但是,职能转变收效甚微。是市场经济主体的不成熟、社会组织发育迟缓、行政体制改革内动力不足阻碍了政府职能的转变,是社会转型期政府的二难处境导致职能转变受阻。我们必须根据我国所处的特殊转型阶段和市场的特定要求,决定“放松管制”的幅度、力度、和方式,同时要高度重视对市场秩序的监管以及对“监管者”权力的监督。唯此,才能保证我国经济和社会转型时期政府职能转变的平稳、有序和有效。  相似文献   
33.
临战武力是警察依法使用武力手段控制犯罪嫌疑人的行为过程。国家法律赋予警察使用武力控制手段的权利,用于控制、制止犯罪行为。只有不断加强警察临战武力控制能力培训,提高警察临战武力控制的能力,才能保卫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安全。  相似文献   
34.
江泽民总书记在"5·31"重要讲话中把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必须以改革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作为贯彻好"三个代表"要求的重要举措提到全党面前.不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求,是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必须建设和发展党内民主,必须创立选人用人的新机制,必须坚持从严治党的原则.  相似文献   
35.
农民工实现身份转变对策研究——以桂林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劳动办转移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实现农民工的身份转变,已成为加速实现城镇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以及全面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课题和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6.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决策。但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一个全面的系统工程,我们只有在各个方面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才可能达成理想。这说明创新型国家的建成就是中国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完成,同时也是中国进入先进发达国家之林这个美好理想的实现。  相似文献   
37.
论思想道德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明 《桂海论丛》2006,22(2):18-20
思想道德建设在调节人们的行为、化解各种矛盾和维护社会公平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力量。文章试从精神层面解析道德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有机结合,并进一步探求和谐社会中道德建设需要把握的基本向度。  相似文献   
38.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宁南山区农村劳动力结构调整遇到了新的压力,农村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日趋尖锐。劳动力素质难以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就业机制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因此,进一步加快农村劳动力结构调整步伐,逐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今后宁南山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9.
Gottfredson and Hirschi (A General Theory of Crime,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tanford, CA, 1990) have proposed a general theory of crime to explain a set of behaviors they refer to as acts of force and fraud. Central to their theory is the claim that force and fraud are both manifestations of the individual's unrestrained pursuit of short-term gratification. At the same time, research from numerous disciplines suggests that the correlates of violence differ somewhat from those of property crime. The present study therefore uses data from the National Youth Survey to explore whether force and fraud can legitimately be viewed as manifestations of a single underlying construct among American adolescents. Overall, findings from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es suggest that they cannot. Rather, they suggest that multi-factor models of force and fraud improve significantly upon the fit of single-factor models and that force and fraud may therefore reflect overlapping, but empirically distinct, constructs.  相似文献   
40.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社会生产力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把劳动力、自然力、科学技术等因素都吸纳为自己所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