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5篇
  免费   51篇
各国政治   37篇
工人农民   21篇
世界政治   26篇
外交国际关系   37篇
法律   508篇
中国共产党   24篇
中国政治   148篇
政治理论   165篇
综合类   25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81.
环境意识从本质上说是人的哲学意识的理论表达,它反映的是人类主体实践活动的超越性与生存环境有限性的予盾.应当超越常识的态度、科学的态度,从人本身以及人与自然的实质性关系去把握和理解环境意识的真实内涵.  相似文献   
82.
环境法理念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辉  陈泉生 《时代法学》2004,2(2):60-66
法律的价值取向是法律制度设计的精神家园。从全面把握自然属性的视角出发 ,本文详细阐述了环境法的一系列基本理念 ,将一些传统法的理念予以重新定位 ,以适应环境法的革命性需求。文中分析了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法的互动 ,探索了环境安全在环境法价值体系中的地位 ,提出了构建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环境秩序 ,并追求跨越种际、代际的环境正义。  相似文献   
83.
从环境保护一体化看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境保护一体化要求将环境目标纳入到国家的其他政策领域,成为国家其他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了当今世界环境保护、环境政策和环境法的发展趋势。从环境保护一体化的要求看,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存在着诸多不适合环境保护的问题,其原因在于对知识产权的定位有偏颇,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我国在知识产权制度的构建中应树立和贯彻环境保护一体化的思想,实现环境保护与技术进步的双赢。  相似文献   
84.
王曦 《现代法学》2003,25(4):140-147
关于环境信息的收集、处理、交流和使用的法律规定是环境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水资源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加强和完善有关水资源的信息管理体系的任务显得尤为迫切。本文查证我国有关水资源的法律中关于环境信息的收集、处理、交流和应用的法律规定并分析其实施情况。在这种查证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如何完善我国水资源环境信息管理体系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5.
民事环境权是体现生态伦理理念的一种新型民事权利。本文拟从界定民事环境权的性质出发,解析该权利的伦理内涵,进而提出民事环境权的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86.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取得了极大的历史成就,然而,伴随而来的环境破坏不得不给人民敲响了环保意识的警钟。事实上,生态环境问题要追溯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时的国民经济刚刚步入正轨,国家工业化也是刚刚起步,环境污染问题只在局部地区出现而未引起广泛关注。然而,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核心,毛泽东敏感地察觉到此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植树造林、水利建设、控制人口、开垦荒地等有关环境保护的言论。这些言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打下了重要的理论基础,给党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7.
This article discusses an extension to the Thomas–Kilmann conflict mode instrument (Thomas and Kilmann 1977) designed specifically for conflict situations in which strong negative emotional relationships are at play. The Thomas–Kilmann (TK) model is widely used to help participants (disputants and mediators) identify how two basic conflict characteristics interact to influence how stakeholders shape their actions with regard to their interests. Essentially the TK Model is built on the premise that the two salient conflict variables are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the relationships at hand and the substantive issues being discussed. These variables are illustrated with a simple matrix that shows how each party will interact with the other based on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it places on these variables. Graphically illustrating where the behaviors fall on the matrix can explicate parties' behaviors to add a new perspective that may change the dynamic of the conflict. But the TK Model does not address scenarios in which individuals have very negative or destructive relationships, and sabotage, blocking, and exclusion are behavioral norms. Hence, we developed the Baumoel–Trippe (BT) Extension to the TK Model to address the highly negative and often identity‐based conflicts that are often found in the world of family business. Accordingly, the BT Extension to the TK Model explores conflicts in which the relationships are not merely unimportant or uncooperative, but where they become negative to downright vengeful. There is so much at stake for family business stakeholders that the family relationships may become so adversarial that the very business and family harmony all parties value are at risk. With our extension of the TK Model, we seek to provide insight into how decisions might be made when stakeholders are in highly negative, conflictual relationships.  相似文献   
88.
谷德近 《法律科学》2004,22(5):104-109
基本环境权是一项基本人权 ,从应然的角度 ,应该得到宪法或环境基本法的确认和保障 ,它有法定和推定两种表现形式 ,基本环境权的保障方式是立体和全方位的 ,包括环境立法、环境执法和环境司法  相似文献   
89.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构建若干问题探析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史玉成 《现代法学》2004,26(3):156-160
作为环境法的法益基础,环境权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社会性权利,有权提起环境诉讼、维护环境公共利益是环境权从理论到实践基本标志。我国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有其现实必要性。借鉴国外经验,立足于中国国情,可以通过对原告资格的适度放宽、举证责任的合理配置、诉讼途径之拓展、诉讼费用公平负担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建立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90.
提高环卫职工社会地位 ,必须加大社会舆论宣传 ;建立环卫行业多渠道融资机制 ;强化法制建设 ,切实维护环卫职工合法权益 ;提高环卫职工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