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27篇
工人农民   31篇
世界政治   19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27篇
中国政治   24篇
政治理论   66篇
综合类   3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91.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eorises about the ways in which commodity frontiers replace forest commons. New insights are offered into the role of debt, enclosures, the death of human and extra-human natures, and the role of the state in historical processes through an analysis of historical material and recent scholarship on eastern Finland's role in global capitalist expansion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The article contributes to the general study of commons and the expansion of capitalist world-ecology. We discuss how swidden commons were more sustainable than generally assumed. The article provides an original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studying world-ecological transformations. We argue that a study of debt, death and dispossession – which we call the three work-horses of tar capitalism – can shed new light on the expansion of commodity frontiers.  相似文献   
92.
This contribution analyses the recent global expans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tree plantations. A literature review collates accounts from recent academic publications and by NGOs, and is accompanied by field research and interview observations about the causal processes, central features and likely futures of contemporary tree plantation expansion. I will analyse the political and spatial causalities explaining varieties and commonalities in expansion style and pace, with elaboration on the applied and empirical significance of these findings for peasant studies. The literature on environmental and developmental impacts of tree plantation expansion is also surveyed.  相似文献   
93.
张新光 《中国发展》2009,9(1):49-53
二战结束后,法国通过土地集中和增加资本投入等途径,加速推进农业机械化、专业化、区域化、产业化、合作化、社会化、农民职业化的步伐,在家族化和公司化农业经营的基础上,既保持欧洲大陆地区农业生产的传统特点,又顺应当今世界农业国际化一体化发展的新趋势,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94.
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它在进一步拓展资本主义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加深了资本主义固有的社会和经济危机。反全球化运动正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资本主义新危机的真实写照,它客观上向资本主义提出了解决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经济矛盾的新课题。资本主义为挽救自身命运所做出的自我修正也在客观上构建着新的社会形态的经济和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95.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对立统一关系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进入了 新阶段,出现了环形式、新特点,新发辰赵势。多层次形式的非制度性冲突与合作,更加激烈的非制 度性利益争夺与摩擦,更加隐蔽、间接和复杂的制度性矛盾和斗争,将伴随未来经济全球化发展全 过程。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扩大和深化,融合与斗争两种趋势的双向延伸和辐射,将使两制 间的较量与斗争在全球范围内更加长期、复杂、艰苦,使两制间的合作与融合更加长期、全面、主动。 两种发展趋势同时存在,而压倒一切的则是它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96.
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引起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新一轮思考。"法人资本主义"论是资产阶级学者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代表性理论。其论者认为,当今资本主义已是"法人资本主义",法人是社会资本的所有者,股权法人化标志着股份资本已属于法人团体,而不属于原先作为个人股东的资本家。因而在法人持股日益普遍化的法人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阶级已经消失。通过对"法人资本主义"论的评析,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其对我国当前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97.
以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为线索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研究资本主义、揭示资本主义历史命运的基本方法。用这种方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依然存在且表现形式多样;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既具有引发经济危机的破坏性作用,也具有推动资本主义调整改革的建设性作用;它所推动的调整改革产生了更多的社会主义因素,使当代资本主义离社会主义越来越近。  相似文献   
98.
提问和回答:关于六个“为什么”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个"为什么",不是新问题,也不是新事物。中国革命的历史事实,有力地回答了:在中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人民公社化和"文化大革命"的曲折发展,证明建设"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不行的。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已经对六个"为什么"作出完整而正确的回答。现在重提六个"为什么",是因为:国内外对社会主义的疑问仍然存在,国际上意识形态的斗争仍未停息,国内"资本主义化"论调甚嚣尘上,国内"纯而又纯"理论仍有市场。要做到科学回答,必须做到:要从理论高度解释清楚六个"为什么",要从历史角度重新申明六个"为什么",要从特殊背景明确回答六个"为什么"。  相似文献   
99.
新加坡希冀通过倡导儒家思想复兴的行动去消除新教伦理的弊端 ,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 ,现今已取得初步成效。本文通过论述新加坡的独特文明 ,在肯定新加坡实行理性资本主义管理方式而经济实现繁荣的同时 ,对儒家思想为特征的东方文化与新教伦理在新加坡的相互影响提出了移植、兼容和趋同等观点 ,并对儒家复兴是否能引导新加坡社会走上和谐发展的道路阐述了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0.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经过一系列调整,出现了一些社会主义因素,突出表现为:资本更趋社会化、经济运行有序化、收入分配公平化、社会福利普遍化、企业管理民主化和政治的民主法制化等。这些社会主义因素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内部不断孕育和发展,究其原因,并不是资产阶级的悔悟或恩赐,而是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尖锐矛盾的结果,是资本主义国家内工人阶级不断斗争的成果,是当代资本主义借鉴社会主义成就的客观结局,是资产阶级有识之士的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