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篇
  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篇
法律   126篇
中国共产党   20篇
中国政治   123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20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1.
特征是某一类事物或某一事物区别于它物所独有的特别之处,是由事物内在矛盾的多样性和外部条件性所决定的,是痕迹鉴定结论获得的依据。如果在痕迹鉴定过程中对客体特征的性质和价值无法准确把握和判断,势必导致无法判定是否能根据已发现的特征将不同客体加以区别,从而导致鉴定结论出现偏差,甚至可能是错误。因此,作为痕迹鉴定人员,必须具备对特征进行有效识别的基本功,特征识别是痕迹学要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412.
高校学报要想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在林林总总的各类期刊中处于不败之地,就必须紧紧抓住本校的专业特色、学科优势,利用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在刊物定位、栏目设置、封面装帧等方面下功夫,构建与众不同的、具有自己特色和风格的学术期刊。  相似文献   
413.
论变态心理犯罪的特点及其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变态心理犯罪的根源是犯罪行为人的精神异常。变态心理犯罪没有明确的动机或其动机十分荒谬,其犯罪行为依心理变态的不同表现而具有不同的特点,变态人格和性变态者的犯罪行为较为复杂、隐秘,而精神病患者与智能缺陷患者的犯罪行为却较为简单、突然。基于变态心理犯罪的根源、危害和我国精神卫生工作的现状,预防这种犯罪行为的立足点就是减少变态心理的发生和对业已发生的变态心理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414.
将鸭肿头出血症病毒(DSHDV)强毒株经尿囊腔接种10日龄鸭胚,传3代,取第3代尿囊液接种鸭胚成纤维细胞(DEF),传代培养至有细胞病变出现,并对接毒细胞进行TCID50动态检测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第1代接毒细胞培养至120 h出现变圆、脱落,并形成少量蚀斑,第2代培养至96~120 h,DEF形成大量圆形或椭圆形的典型蚀斑,第3代培养至72~96 h,DEF出现典型蚀斑;此后可稳定适应于DEF,典型细胞病变出现于72~96 h。DSHDV在DEF上的TCID50值随传代次数的增加而增高,由第1代的102.75增加到第10代的106.82,最高毒价出现于96 h,该点是收获病毒的最佳时间。经透射电镜观察,可见DSHDV粒子呈球形或椭圆形,大小为60~75 nm,无囊膜,具有双层衣壳。结果证实,DSHDV强毒株已经适应了DEF,传代后可获得较高的病毒效价。  相似文献   
415.
邓小平以世界历史的眼光和高度的智慧创造了既具有时代精神又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理论。邓小平发展理论具有“五统一”的特质,即主动性和能动性的统一、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非均衡和均衡的统一、经济发展和全面发展的统一、手段性与目的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416.
网络色情是指网络上以性或人体裸露为主要诉求的讯息,其目的在于挑逗引发使用者的性欲,表现方式可以是透过文字、声音、影像、图片、漫画等。网络色情链的形成必须有主体、网络平台和赃款,因此,对其管理与预防也应该从此入手。  相似文献   
417.
高职法学教育民事诉讼法学案例库建设的应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科自身的特点决定了民事诉讼法学课程必须进行案例教学,而教育改革和司法改革的进行,以及高职法学教育适应社会多元化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的确立,又使高职政法院校有必要建立适应需要的、具有应用性特色的、专门的高职民诉法学案例库,并对其应用性进行科学研究.对于集中表现为以"应用性"为特色的高职法学教育民事诉讼法学案例库的建设和完善,不能是一劳永逸,而应当是一项长期的、与时俱进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418.
肖北庚 《时代法学》2005,3(4):26-34
GPA协定救济机制作为平衡公共利益、善意中标人的既得权利以及其他竞标人利益的制度设计,采取了将前契约阶段和契约阶段相分离并主要针对前契约阶段的公法救济模式;以磋商为前置形态、司法审查为关键层面的质疑程序构成其核心内容;侧重于第三人诉权构筑与保障是其实践品格。  相似文献   
419.
廖中洪 《河北法学》2007,25(9):31-34
"上诉利益"作为源于西方大陆法系民事诉讼中的一个理论,不仅其基本含义是指上诉人被声明不服的一审裁判所判定应当承担的不利益,以及在性质和类型上,属于一项实体性的或者说实质性的要件,而且,对于"上诉利益"的识别与判断,无论是对于原告还是被告,原则上都应当采用同一种学说或者标准,这就是"形式不服说".  相似文献   
420.
行政垄断法律责任的界定及构成要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登科  付荣 《现代法学》2003,25(2):137-141
从行政垄断法律责任的立法现状入手 ,分析行政垄断法律责任的概念、特征和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