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0篇
  免费   16篇
各国政治   16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篇
法律   298篇
中国共产党   69篇
中国政治   283篇
政治理论   83篇
综合类   43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1.
关于北京市交通事故处理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民主与法制建设愈加完善,如何以迅速、高效的方式处理交通事故,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目前,北京市交通事故处理模式已经显露出很多问题,为了更加适应当今形势发展的需要,应当改革交通事故处理模式,使其在法律、法规的规范下越发完善,进一步维护交通秩序,保证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12.
殡葬行业是一个特殊的服务行业。作者在文中对泉州市殡葬服务产业化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建议以泉州城乡作为殡葬产业化的着眼点,建立城乡殡葬服务产业新格局;建立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经营管理机制;建立行业自律和市场监管机制,协调好经营者、消费者及政府之间的关系;努力提高殡葬服务单位的人员素质,以适应殡葬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安全法)实施后,关于“机动车负全责”的争议很大。对机动车与行人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在新法原则下的理解,应从归责原则、高度危险作业责任、过失相抵等方面分析。  相似文献   
14.
市场竞争的激烈,迫使城市商业银行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尽快完成重组改造和资产置换,增加服务品种,完善服务手段”。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市地下水环境保护的法律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地下水在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平衡等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城市地下水环境存在着严重污染、严重超采和生态恶化的状况。而城市地下水环境的有效保护有赖于相关法律机制的健全。因此从城市地下水环境规划,到具体制度的设计,再到法律责任的落实,以及最终环境法治的实现,是城市地下水环境保护的法律机制的不断完善和实现其功能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原有的交通勤务管理方式的局限性越来越突出 ,改革现有的交通勤务管理模式 ,建立社区警务体制 ,是适应城市社区改革 ,推进交通安全社会化 ,提高管理效能 ,发挥民警主观能动性的需要。对此 ,应合理设置警务管理区 ,确定交通管理社区警务职责 ,规范交通管理社区警务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法医学的角度,论述了道路交通事故致伤方式推断的方法、特点以及与涉案人员交通行为方式鉴定、死因分析的相关性,强调了致伤方式推断在事故重建及涉案人员责任认定中的重要性。并以3起真实的道路交通事故为例,阐述了致伤方式推断分析的过程,进一步结合碰撞软件对事故进行计算机仿真研究,再现过程表明致伤方式推断的正确性,初步验证了从致伤方式推断入手分析涉案人员交通行为方式、死亡原因的可行性;同时指出对于致伤方式不明确的道路交通事故,可通过事故遗留的制动轨迹、速度等进行计算机模拟研究,对于致伤方式推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城市文化决定着一个城市市民的行为方式与城市特色。西安城市文化有汉唐文化的显著特点。文化特点是西安发展得天独厚的一大优势,是西安发展的一块基石。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looks at the genesis of a discourse on urbanismo (city planning) in Brazil and Argentina between 1894 and 1945 using the ideas of Michel Foucault on discipline and his concept of bio–power. The demographic pattern of the major cities in both countries from 1890 onwards and the renewals of the centres of these cities are also discussed. Other sections are dedicated to the plans proposed for the same cities in the 1920s and to urban representations, such as ideas about social reform, the role of hygiene as a point of departure for planning,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ideas on Taylorism (scientific management) and the city. The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planners opposition to elections, when they claimed that they were the only ones qualified to deal with urban problems and therefore they should be employed in the state apparatus.
Other concerns of the paper are the use of planning as an element of nation building and ideas defining eugenics (race 'betterment') a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city planning. I conclude by arguing that, if implemented, city planning was a way of creating an industrial culture, disciplining society through the city, although the industrial proletariat has never made up the majority of the population in Brazil or Argentina. Even if many aspects of the plans proposed for both countries were not implemented, the discourse of planners can be seen as a will to discipline society through the city. This discipline would affect the freedom of movement of human bodies, and is therefore approached through Foucault's concepts of bio–power and discipline  相似文献   
20.
“十一五”时期,山西省正处于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时期,重视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才能使道路交通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山西道路交通安全的发展分析研究,必须在全面系统分析历年来山西省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发展规律与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与减少交通事故的具体对策,而且要结合山西省经济发展的特点,制定较为科学、综合性的安全管理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