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15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95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39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9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周光权 《法学研究》2010,(6):114-134
在犯罪构成四要件说中,客观处罚条件没有存在余地。但是,在我国刑法立法中,已经出现一些关于客观处罚条件的条文。如何理解和适用这些规定是理论上不可回避的问题。国外的通说认为,所有的客观处罚条件都不要求行为人认识和预见。但是,笼统地看待客观处罚条件,有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之嫌。坚持阶层式的犯罪成立要件理论,根据某种条件和违法性的关系密切程度,可以将客观处罚条件分为内在的客观处罚条件和外在的客观处罚条件。承认内在的客观处罚条件概念,客观的超过要素概念就没有必要再提倡。  相似文献   
62.
人才资源市场配置取向,是市场配置一切资源的延伸要求。人才资源具有的属性和特点,决定与其他资源和生产要素相比较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变化性的特性,相应决定了人才资源配置的特殊表现;市场手段的内在蕴涵,决定人才资源市场配置的过程和要求:相应部门主动公告促合、设计市场准入条件、禁绝场外决定结果的环节和空间。  相似文献   
63.
严仁群 《法律科学》2013,31(2):162-170
包含有实体要素的管辖规范给实务和学界造成了困扰.既有的形式审查说、依原告主张说、初步证据说都各有缺陷或问题.基于处分原则,诉讼标的或诉因应由原告择定,所以对管辖规范中的这类要素不做审查.但对于其它实体要素,在被告提出管辖异议时,应进行实质审查.否则将会使此类管辖规范形同空文,完全听凭原告确定管辖法院,无视被告合理的管辖利益.为减少解释上的分歧,应对此类混合规范重新表述.司法解释中的有些混合规范并无存在必要,甚至还是违法的,应予废除.  相似文献   
64.
初查不是刑事诉讼的必经程序,但在经济犯罪侦查中,它不仅是甄别证据、定性立案的首要前提,更是提高破案效率,打击经济犯罪的关键环节。在公安队伍全面贯彻“执法为民”的执法宗旨的条件下,深入研究经济犯罪案件的初查工作尤为重要。初查有实地调查和书面审查两种方式及若干要求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5.
论侵犯网络知识产权犯罪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网络的发展,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呈现出新的表现形式,即网络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且其危害性随着网络的进步日益增大。网上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因网络这一载体的作用在犯罪构成特征上表现出与传统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66.
刑事政策是理论刑法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它反映的是一个国家对于犯罪的基本态度,对一国刑事法律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但是,目前学界对刑事政策内涵的理解尚存纷争。基于对学界众多观点的考证,并以对刑事政策基本构成要素的梳理为基点,从刑事政策的主体、对象、目的及手段等方面厘清对刑事政策内涵的认识,为我国刑事政策理论体系化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7.
实然的法条总是要接受应然的理论考察。从应然角度看,计算机犯罪概念应是一个犯罪学意义上的概念;在用实然的法条来惩治计算机犯罪之前,必须要对所谓的计算机犯罪中涌现出的新情况中的"新"予以正确地界定,同时还应遵循刑法谦抑性原则要求。  相似文献   
68.
逃避动植物检疫罪,是指自然人或者单位违反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规的规定,逃避进出境动植物检疫,过失地引起重大动植物疫情的行为.犯罪客体是国家对进出境动植物检疫的管理秩序;违反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规的规定应采用狭义的理解;犯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过失.该罪应当放在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中,其罪名应当修改为逃避进出境动植物检疫罪.  相似文献   
69.
近年来,在犯罪成立的问题上,有些学者主张推翻传统的平面型四要件理论,用德日的阶层型理论取而代之.但是所谓的四要件理论的缺陷是否不可弥补?事实上,只要不把该理论作"一存俱存,一失俱失"的理解,打破德日的阶层型理论的话语霸权,采取"分析地成立,系统地综合"的思路,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70.
意思表示错误应具有何种法律效力,因涉及表意人的意思自治与相对人合理信赖的风险分担,而成为民法中最为棘手的难点问题。各国立法对意思表示错误制度的效力设计,出现静态安全相对保护主义与动态安全相对保护主义两种立法方案。基于权利制衡的基本宗旨,可以得知静态安全相对保护的立法模式较为可采,但应辅之以表意人撤销权要件及损害赔偿责任等诸多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