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03篇
  免费   185篇
各国政治   16篇
工人农民   26篇
世界政治   42篇
外交国际关系   61篇
法律   2592篇
中国共产党   22篇
中国政治   1150篇
政治理论   188篇
综合类   349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430篇
  2013年   526篇
  2012年   437篇
  2011年   454篇
  2010年   495篇
  2009年   584篇
  2008年   583篇
  2007年   595篇
  2006年   559篇
  2005年   537篇
  2004年   495篇
  2003年   434篇
  2002年   355篇
  2001年   248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经济理论中的数理分析理论运用到对涉税犯罪案件的侦查中来,可用成本公式“收入-成本= 利润”对涉税犯罪案件的作案手法、证据搜集和线索作分析、确认,从而为经济犯罪侦查人员提供一种新的侦查方法,为涉税犯罪案件侦查创造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2.
本文在对河北省藁城市基督教进行典型调查的基础上,就其基本情况、主要特点和发展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怎样做好宗教工作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73.
借鉴John Burgess与Sian Etherington(2002年)的实验方法,对国内几所高校大学英语语法教学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接受调查的英语教师认为语法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明确语法教学在课堂中占主要地位;非明确语法教学得到了大多数教师的肯定,而且建议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74.
论和谐侦查的语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侦查是指权力机关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依照法律和社会许容度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侦查语境指的是侦查存在和运行的外部环境。和谐侦查的实现应以相关语境为依托,汲取语境的合理内核,相辅相成。其现实语境应涵盖以人为本的政治语境,正义实现的法律语境,探求真实的哲学语境。和谐侦查的构建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因此,侦查所应有的各项理性规则与程序,侦查所面临的评价标准等等,仍待进一步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75.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属于抽象危险犯,我国《刑法》144条规定: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才能认定抽象危险的产生,才成立犯罪。这种抽象危险产生后,也只意味着作为未遂的危险的发生,并不意味着既遂。故在抽象危险产生后,实害发生之前,只要行为人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实害发生的,仍能成立犯罪中止。本罪与投放危险物质罪之间存在想象竞合关系,在两罪同时成立的情况下,应从一重处断。  相似文献   
76.
侦查作为刑事诉讼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侦查机关与犯罪嫌疑人及其律师之间平等对抗、法官享有司法审查权等“诉讼”特性。两大法系国家虽因诉讼观念的不同而在侦查的诉讼化程度上存在差异,但二互相融合相吸收的趋势却日益明显,特别是大陆法系国家大量借鉴英美法系国家的做法,其侦查的诉讼化程度越来越高。我国有必要借鉴西方国家司法实践,以有限的诉讼化为目标重建我国侦查制度。具体思路是;适当限制侦查机关的侦查行为,赋予犯罪嫌疑人及其律师一定的侦查权和针对侦查机关行为的较为全面的防御权,赋予法官以司法审查权。  相似文献   
77.
犯罪虽然由法律所界定,但刑法在犯罪圈的划定上受到社会化的深刻制约,犯罪的范围界定在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也就不尽不致。立于社会化的视界,透视各种化现象和犯罪界定的联系,不难发现犯罪界定受到法化传统,社会哲学,社会道德和社会宗教等化因素直接而深刻的影响,所以,对犯罪的理解应当植根于化之中,了解并把握立干背后制约犯罪划定的社会化机理。  相似文献   
78.
犯罪源头-未成年人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未成年人犯罪逐年增多,危害日益严重,且呈现出新的动向与特点.而未成年人犯罪是犯罪的源头,要遏制犯罪,必须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从源头抓起,预防、治理青少年犯罪中的未成年人犯罪.  相似文献   
79.
郑伟  刘亚娜 《行政与法》2005,(2):119-121
青少年犯罪率的久高不下促使人们对青少年犯罪预防的理论不断进行日益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本文作者以青少年犯罪主体的生活环境为视角,展开对青少年犯罪的环境预防研究。在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加以探讨。宏观预防方面要做到:加强社会监督,密化预防网络;弘扬传统文化,净化社会环境;整顿文化市场,清理精神垃圾;针对青少年的身心发育特点,开展青春期教育和性教育。微观环境方面应当做到:加强家庭教育;搞好学校教育;加快文明社区建设;加强在岗青年职工教育;美化暂驻型微观环境。宏观预防与微观预防要密切配合、相互补充,共同实现青少年犯罪环境预防的宏伟和长远目标。  相似文献   
80.
销赃罪是赃物犯罪的一种,该罪不但自身存在较大的危害性,其对本罪的刺激和帮助作用也是巨大的。但我国《刑法》仅对之规定了较低的法定刑,起不到应有的威慑作用。笔者认为,应提高销赃罪的法定刑,以加强对该罪的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