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9篇
  免费   104篇
各国政治   164篇
工人农民   98篇
世界政治   99篇
外交国际关系   346篇
法律   716篇
中国共产党   244篇
中国政治   547篇
政治理论   371篇
综合类   93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288篇
  2012年   234篇
  2011年   216篇
  2010年   189篇
  2009年   189篇
  2008年   207篇
  2007年   212篇
  2006年   201篇
  2005年   260篇
  2004年   252篇
  2003年   219篇
  2002年   208篇
  2001年   172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孟国碧 《行政与法》2007,(1):100-102
1999年《合同法》的颁布不仅是合同法的重大发展,而且对中国民法典的制定具有促进作用。但《合同法》的某些条款存在前后矛盾或自相矛盾之处,主要包括:第10条、第36条关于书面形式的弹性规定之间的矛盾;第25条、第32条、第33条关于合同成立时间的规定之间的矛盾;第34条、第35条关于合同成立地点的规定之间的矛盾;第140条、第25条关于合同生效的规定之间的矛盾及第140条的内在矛盾。上述条款之间的前后不一致或内在矛盾需要通过司法解释或法律修订进一步完善,以减少当事人之间不必要的纠纷。  相似文献   
22.
黄晓辉  陈诚 《政法学刊》2006,23(4):37-41
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面临超国家干预经济的客观现实。超国家干预经济有霸权干预经济和国际经济机制干预两种模式。前者是传统的超国家干预模式,曾经促进过国际经济秩序的稳定和发展,但在理论和实践中均存在诸多弊端,如今已不符合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逐渐为国际社会所抛弃;后者作为新的超国家干预经济手段,符合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已被国际社会所广泛认同和接纳,理应作为未来超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但国际经济机制干预模式仍存在诸多缺陷,应当完善其多元化设计,并推进其实现从自由化到社会化的转型,最终建立和谐世界经济环境。  相似文献   
23.
中美经贸摩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林 《外交评论》2006,(2):88-92
中美经贸关系在迅速发展的同时,经贸摩擦不断。究竟如何看待中美经贸摩擦无疑是个需要认真思考和探讨的重要课题。作者围绕着中美经贸摩擦与日美经贸摩擦是否相同、近几年中美经贸摩擦的主要原因以及中美经贸摩擦是否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等问题阐述了个人观点。作者认为,中美经贸摩擦与日美经贸摩擦比较既有相同之处,也有重要区别;近些年的中美经贸摩擦主要是经济原因而非政治原因引起的;中美经贸摩擦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避免或减少的。  相似文献   
24.
合同的成立通过形式逻辑的手段进行二阶构造,这不但能凸显出合同的表面成立和合同的有效成立的各自意义,而且有助于深化对合同成立问题的认知。合同的有效成立是研究一切合同问题的逻辑起点,所以对合同有效成立上的法律约束力问题的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5.
正义历来是法律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但其从来都不是空洞和抽象的,需要用具体的方法和标准对其进行诠释和分析。在金融全球化趋势日益加深的今天,从法经济学的视角,对金融监管法的正义性价值目标进行分析和诠释,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监管法体系,维护我国金融安全与稳定意义深远。运用法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从立法、执法和司法三个方面对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法进行分析,以促进我国金融监管法正义价值目标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26.
法律经济学学科构建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律经济学是法学和经济学的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法律经济学的发展史也印证了法律经济学是研究方法创新的结果。法律经济学从萌芽、初创、产生到发展,历经两个多世纪的演化,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被冠以不同的称谓、被赋予丰富的内涵。法律经济学的概念具有多元化、动态、法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27.
本文从分析、预测我国未来5—10年的就业形势出发,构思了今后一个较长时期中国就业发展战略的基本目标、战略重点及其步骤。然后,阐述了今后扩大就业必须采取的相关措施,并提出了实现就业增长目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8.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率先实现现代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秋华 《桂海论丛》2007,23(6):28-31
现代化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以及人类本身的全面推进与提升的过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应抢抓叠加历史机遇,立足优势、突出重点、强化措施、齐心协力、攻破难点,进一步加快现代化进程,尽快建成经济新高地和发展新一极,率先实现全面的综合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29.
经济全球化既为党的作风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又使党的作风建设面临严峻的考验。以积极的心态应对经济全球化,这是我们党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采取的正确的决策。  相似文献   
30.
郭榛树 《桂海论丛》2003,19(2):66-68
市场经济的平等主要是原则上的交换平等.但由于种种原因,在结果上、事实上又是不平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共性,因此也必然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但它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它必须保证市场前提、过程和结果应有的公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