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0篇
  免费   76篇
各国政治   16篇
工人农民   49篇
世界政治   34篇
外交国际关系   60篇
法律   661篇
中国共产党   50篇
中国政治   293篇
政治理论   159篇
综合类   50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159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For the past 5 year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re has been an increased emphasis on evidence-based programs, and, in particular, the promotion of experimental designs as the highest standard of evidence. This interest has been fueled by the Federal government's demand for accountability that links budget allocation with program performance.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Justice, the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agency within the Office of Programs in the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is undertaking a number of effort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valuation research and address the need for evidence-based programs. These efforts have focused on making improvements upfront in the grant selection process so that well-designed evaluations will be undertaken and in the management and monitoring of ongoing evaluation research grants so that implementation and design issues can be identified and addressed. Evaluability assessments is a key strategy that NIJ is relying on increasingly to identify programs that have a high likelihood of being successfully evaluated. Whether these efforts will lead to an overall increase in the rigor of NIJ-supported evaluations remains unanswered at this time. The views expressed are those of the authors and not necessarily those of The National Academies or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Justice.  相似文献   
22.
在高职高专教学监控与评估体系的建立与实施中,教务处承担着建设与实施的任务。从建立体系的基本原则到实施体系的每一个具体内容和步骤,教务处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3.
对建立我国禁毒工作评估体系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进一步分析、预测和研究禁毒工作形势的发展趋势,正确决策我国的禁毒方针,切实增强各级党政领导抓禁毒工作的责任意识,确保社会安定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国家禁毒委应建立健全禁毒工作评估的相关制度及评估措施,有步骤地做到阶段性评估与年度评估、专项评估与全面评估、自我评估与专家评估相结合,最终形成动态状况下科学评估禁毒工作的体系。  相似文献   
24.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评估主体单一化、评估指标体系不够全面科学、评估程序随意性较大及定性评估方法运用过多等。完善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体系,保证评估结果的合理有效,应建构多元化的评估主体、选择科学的指标体系、设计规范的评估程序、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25.
高校二级学院德育评价制度是我国高校德育管理制度建设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本文分析了影响高校学院德育评价制度建设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推进高校德育评价制度建设提供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26.
In this contribution, we discuss the number of factors to consider as well as the consequences of rotation in the case of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a technique belonging to the family of factor analysis. The article by Freitag in this issue, dedicated to the study of social capital in Switzerland, is used as example. This contribution shows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missing values estimations and, more generally, stresses the importance of looking at different solutions in an exploratory perspective. It underscores also the importance to have access to the data in order to allow a new analysis and, consequently, the possibility of the scientific debate.  相似文献   
27.
本文对我国传统的产业结构评价方法进行了反思,用整体方法、比例方法和动态方法等概念进行了概括,同时提出了关于我国产业结构评价的一种新的思路,即市场有效性原理。  相似文献   
28.
国际竞争力及其评价方法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全球化浪潮推动着国际竞争日趋复杂激烈。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已经成为该国综合国力变化的决定性因素。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于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国际竞争力理论获得了很大进展。国际竞争力的内涵日益丰富,还出现了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国际竞争力进行的许多分类。同时,评价一国国际竞争力的方法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果。比较常用的方法主要有WEF评价法、IMD评价法、出口数据评价法和标杆测定评价法等。  相似文献   
29.
我国测谎技术的生理心理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测谎”技术的生理心理学研究集中在多道心理测试技术研究和脑电波测试技术研究两个方面,两者各有优点与不足,并都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尽快确立测谎的统一标准和指标是发展我国的“测谎”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0.
运用个性特征做出鉴定结论 ,必须把握住个性特征的三个基本特性 ,同时 ,要注意确认个性特征的基本方法。个性特征的发展往往可以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 ,它是笔迹鉴定的关键性特征 ,也是正确定案的基本条件。笔者认为 ,对鉴定所依据的笔迹特征进行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