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75篇 |
免费 | 69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44篇 |
工人农民 | 35篇 |
世界政治 | 76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37篇 |
法律 | 1503篇 |
中国共产党 | 52篇 |
中国政治 | 238篇 |
政治理论 | 189篇 |
综合类 | 770篇 |
出版年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13篇 |
2021年 | 27篇 |
2020年 | 75篇 |
2019年 | 55篇 |
2018年 | 83篇 |
2017年 | 84篇 |
2016年 | 94篇 |
2015年 | 68篇 |
2014年 | 135篇 |
2013年 | 292篇 |
2012年 | 175篇 |
2011年 | 146篇 |
2010年 | 144篇 |
2009年 | 160篇 |
2008年 | 209篇 |
2007年 | 274篇 |
2006年 | 188篇 |
2005年 | 153篇 |
2004年 | 121篇 |
2003年 | 116篇 |
2002年 | 72篇 |
2001年 | 55篇 |
2000年 | 35篇 |
1999年 | 22篇 |
1998年 | 18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15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1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9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司法公正是实现社会正义的必然要求,建立完整的司法公正理念则是司法公正的前提和基础:司法公正包含法律正义和公正司法两个方面,其中,法律正义是公正司法的起点和归宿,公正司法则是法律正义的实现方式。法治信仰、法律权威、法制统一、司法公开、司法独立等作为司法公正的重要内容,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缺一不可,有机构成了我国完整的司法公正理念。 相似文献
22.
防止警察滥用权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贾亚莉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5(5):19-22
警察权在一个社会中的实际运作状态,在相当程度上标志着这个社会文明的发展水平。警察权力与公民权利在一定条件下成反比例关系,即警察权的扩大意味着公民权利的缩小,警察权力的滥用往往使公民权利化为乌有。警察执法活动中的违法违纪问题和滥用职权等腐败现象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在现代法治国家,为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应以法治的理念重新审视警察权,并以法治原则和观念指导警察权的设立和行使。 相似文献
23.
刘蜜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5):92-95
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都是诉讼追求的重要而不可或缺的目标 ,程序公正优先原则是要求我们在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发生冲突而且必须由一方作出牺牲的时候 ,程序公正应当居于优先照顾的地位。程序公正优先原则维护的是司法公正、司法独立和司法权威 ,同现代法治和民主具有内在的、天然的联系 ;它排斥的是干扰司法自治的社会和政治权力 ,与专制和独裁势不两立 相似文献
24.
陆宁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3):48-50
请求司法救济是公民、法人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手段,但在司法实践中有些当事人不能正确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利,且将行政程序处理完的事情请求司法救济。本文作者从几个方面分析了该案当事人的脱法行为,阐述了行政程序与法律程序在该案中适用范围及一事不再理原则在实践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5.
社会资本是倍受当今社会科学领域关注的热门概念和分析的重要起点。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与国家已不能也无力承担起正义实现的全部内容,社会资本理论的兴起为正义实现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丰富的社会资本能使公民自觉并自愿地服务于公共利益,促进社会调剂,以实现社会经济平等;提高公民道德自律,确保公民自由的实现;并使社会拥有大量社会信任与自组织网络,增强社会合作,实现社会正义。 相似文献
26.
左德起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3):85-88
对刑讯逼供存在与否的证明属于程序性事项的证明,其证明同时涉及一般的证明标准和程序性裁判中的证明机制问题。刑讯逼供的事实具有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使对这种事实的证明在实践中很难完成,因此应当明确:刑事实体法追诉中的刑讯逼供证明的证明责任由新的公诉机关承担,证明标准也应于普通案件中的证明标准有所不同,同时,法官不应承担证明责任。 相似文献
27.
朱良好 《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1(3):58-62
质疑“以事实为根据”的若干论说本身就经不起质疑。案件事实是一个没有被界定清楚的模糊概念,它不仅指客观事实,也可指确证事实和法律事实。客观事实在诉讼中不可把握,但导源于它的确证事实和法律事实具有可操作性。“以事实为根据”是支持法治的原则,我们应当在分析的基础上坚持它。 相似文献
28.
现行司法解释对预决事实仅作了原则性的规定,然而,在司法实践中,这一规定的实施虽然有助于诉讼效率的提高,但在某些情况下,却违反了正当程序保障原则,造成了新的不公正。因此,预决事实在一定条件下才具有预决的效力,即参加诉讼的当事人相同;该事实须是人民法院判决的主要事实;对该事实的证明符合正当程序原则。符合条件,当事人无需举证,法院可以直接予以认证。基于此,具体分析了预决事实的具体适用情形。 相似文献
29.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修正案对民事再审事由作出了重大的修改和完善。其中对程序性再审事由的规定体现了我国立法机关奉行程序公正的立法理念,向构建再审之诉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目的是充分保障当事人的申请再审权,有效地解决当事人反映突出的"申请再审难"问题。 相似文献
30.
陈迪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18-20
分配正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但现实中,由于分配问题导致的贫富差距已经越来越大,可以说解决分配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而罗尔斯提出的分配正义思想不仅在20世纪制度伦理中有着无与伦比的影响,而且在当代主流意识形态中代表着“平等主义”,并且从正义角度的考虑系统地论证了他的平等分配观,其与一般的妒嫉式平等的不同。罗尔斯提出的差别原则,对于我国在市场经济建设中,政府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职能,调节收入的二次分配,缩小贫富差距,有着巨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