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13篇
  免费   265篇
各国政治   89篇
工人农民   152篇
世界政治   9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5篇
法律   2814篇
中国共产党   160篇
中国政治   751篇
政治理论   431篇
综合类   255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298篇
  2013年   405篇
  2012年   458篇
  2011年   419篇
  2010年   459篇
  2009年   458篇
  2008年   539篇
  2007年   637篇
  2006年   675篇
  2005年   648篇
  2004年   561篇
  2003年   328篇
  2002年   254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6 毫秒
41.
新闻报道中隐私权的限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芬 《政法学刊》2006,23(4):53-57
新闻报道中当事人的隐私权的保护与新闻自由常发生冲突,隐私权的保护在特定情形下应当受到限制—新闻报道关涉公共利益及存在新闻价值时。在涉及到新闻报道的公共利益时,应当根据被报道对象的不同身份来决定隐私权受限制的程度和范围。在新闻报道关涉新闻价值时,必须严格界定新闻价值的含义。  相似文献   
42.
环境时代宪法的权利生态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泉生 《现代法学》2003,25(2):128-136
文章首先指出无论是近代宪法的法理基础———个人主义 ,还是现代宪法的法理基础———团体主义 ,都难以对付当前日益严重生态危机的挑战 ,主张可在团体主义的基础上将生态主义作为环境时代宪法的法理基础 ;而后 ,文章通过对传统宪法价值取向在环境时代所表现出种种局限的反思 ,提出环境时代宪法的价值取向———当代人与后代人 ,人与自然 ;最后 ,文章认为随着环境时代宪法法理基础———生态主义的建立和宪法价值取向———当代人与后代人 ,人与自然的确立 ,宪法将在权利社会化的基础上向权利生态化扩展 ,并围绕“人类和生态共同利益”之保护而精心构建 ,从而极具权利生态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43.
近代西方人权思想家对于人权为谁拥有、人为何拥有人权、谁来认可或保障人权问题作出了自己的回答,而青年马克思在批判近代西方人权观的基础上用共产主义理论超越了近代西方人权理论。  相似文献   
44.
限制农民报考国家公务员的现象,目前在全国的部分地方依然存在,这不仅影响国家宪法秩序的稳定与统一,而且剥夺和限制了农民群体参加国家管理、担任国家公职的权利。本文从宪法解释学的角度分析了宪法文本上“农民”的涵义及农民报考公务员权利的性质,提出了以宪法为基础建立保障农民基本权利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45.
权利能力制度的理想与现实——人法的英特纳雄耐尔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比较中研究了罗马法和现代民法中的能力制度,得出了前者以自由为基础,后者以平等为基础的结论,进而论证了现代权利能力制度的平等理念遇到的重重挑战,尤其揭示了这一制度的全球化理念的充分展开带来的民法消亡命运。通过展示古今立法者对权利能力制度的不平等运用,特别地反驳了权利能力人人平等的谬见,得出了这种不平等为社会治理所必要的结论。  相似文献   
46.
肖辉 《河北法学》2007,25(1):137-142
刑事被追诉人(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知情权(或称知悉权)是伴随程序主体地位的确立而提出来的.现代刑事诉讼理念要求在诉讼构造的设计方面,努力追求控辩双方的平等对抗.结合我国的刑事司法实践,就需要强化被追诉人的防御权体系,以追求攻防的相对均衡,而知情权则是这一防御权体系的前提和基础.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法关于被追诉人知情权的规定尚存不足,需要强化并改进.对被追诉人知情权的探讨离不开对现有法律规定的分析,需要从实然与应然的角度做出评析,不仅要明确知情权,而且还要保障知情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47.
马秀卿 《河北法学》2007,25(2):145-148
我国的刑事法律仅规定"羁押"的日期应当在被告人被判处的自由刑中予以折抵,而将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这样的"非羁押式强制措施"限制人身自由的日期排除于折抵刑期之外.从刑事司法公正、被追诉人的权利保障及权利与义务的对等性三方面论述"非羁押式强制措施"应予折抵刑期的合理性和正当性,并提出具体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48.
论性的私法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岩 《河北法学》2007,25(12):56-60
私法对性保护的缺失导致对性权利保护的不足,性权利本质上是私权,私法应该对性权利加以调整并创设性人格权.性人格权由性自主权、生育权构成.创设了性人格权后,可以解决实践中许多问题如:婚内强奸问题、强奸后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等.  相似文献   
49.
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看"农民工"权益保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康耀江 《河北法学》2007,25(5):154-15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而且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的民心工程.作为从农民中剥离出来的农民工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然而面对农民工的权利伤害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成了一个障碍,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关对策以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50.
对土地私有化之批判——兼论农村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小军 《河北法学》2007,25(1):90-94
土地是我国农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但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土地市场的国家垄断,必然蚕食大批的土地,使广大农民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严重威胁,而农民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如何解决土地锐减和农民生存的矛盾,如何发挥农村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严峻问题.有人提出了土地私有化的观点.认为坚持土地承包责任制,坚持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实现土地流转的法律创新,是唯一符合现实需要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