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05篇
  免费   142篇
各国政治   338篇
工人农民   142篇
世界政治   222篇
外交国际关系   546篇
法律   566篇
中国共产党   381篇
中国政治   785篇
政治理论   1063篇
综合类   120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167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156篇
  2017年   210篇
  2016年   213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372篇
  2013年   701篇
  2012年   338篇
  2011年   285篇
  2010年   237篇
  2009年   235篇
  2008年   250篇
  2007年   242篇
  2006年   207篇
  2005年   238篇
  2004年   285篇
  2003年   289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钱宁 《思想战线》2003,29(4):93-99
社会福利是一项需要道德支持的社会事业,是一种充分就业、安全、健康、快乐、社会生活有序的"好的生活"状态。要真正实现理想中的社会福利化,需要由国家和政府出面,以一种高度的政治道德观和复合集体主义价值观为大众谋福利。  相似文献   
72.
开放式基金面临的风险因素与防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1年9月国内首只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的推出,开创了我国基金业的新篇章。开放式基金的推出对我国证券市场将产生积极的影响。然而,从开放式基金发展的环境来看,越是不健全的市场越需要合理的避险工具。开放式基金推出得越快,其蕴藏的风险就越大。我国开放式基金面临着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建立开放式基金风险防范体系需要实施有效的投资决策、建立健全内控制度。  相似文献   
73.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政治文明与依法治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报告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的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依法治国的内在联系。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4.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我们党历来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议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营造良好的政治局面.  相似文献   
75.
Although studies have examined the contents of party images and the impact of those images on candidate evaluations, we do not have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ditions that lead to party image change. In this article, I examine the impact of racialized campaigns on perceptions of individuals' party images. Moreover, I explore the factors that mediate the campaigns' effects. I argue that the success of a strategy's ability to alter party images depends on the strength of the individuals' extant party images. Using the 2000 Republican National Convention as a case study, I find that party images are indeed malleable. Further, I find that race, party identification, and education mediate party image change.  相似文献   
76.
政治环境要素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政治系统 ,它时刻都与政治环境发生和保持着有机的联系 ,一方面政治环境要素直接对政治系统产生影响 ,而另一方面政治系统亦对政治环境发挥作用。本文对政治环境构成要素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并阐释了政治环境与政治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77.
党的十六大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提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扩大民主参与 ,丰富民主形式 ,坚持与完善基本政治制度 ,全面推进领导体制、决策体制、行政体制、司法体制、人事管理体制和监督体制的改革 ,从而把我国政治文明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78.
在全球化过程中,作为政治单位的民族国家的主权仍是世界政治的重心所系,尽管它不可避免地受到国际社会的影响.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推动着人类社会政治结构朝全球性方向演进,从而形成国际社会与民族国家在政治影响上的互动.各个民族国家都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到国际政治中去,全球性治理和超国家治理的组织正是由各个国家积极参与的结果.  相似文献   
79.
During the last few decades, both policy practices and policy idioms have drastically changed. Concepts such as interactive planning, network management, stakeholder dialogue, deliberative democracy, policy discourses, governance, etc. have replaced older ones such as public administration, policy programmes, interest groups, institutions, power, and the like. Although we recognise the relevance and importance of this shift in vocabulary, we also regret related ‘losses’. We particularly regret that the concept of power has – in our view – become an ‘endangered species’ in the field of public policy analysis. We therefore will develop a framework to analyse power – being a multi-layered concept – in policy practices in this article. We will do so on the basis of the so-called policy arrangement approach, which combines elements of the old and new policy vocabularies. In addition, we draw upon different power theories in developing our argument and model. As a result, we hope to combine the best of two worlds, of the ‘old’ and the ‘new’ idioms in policy studies, and to achieve our two aims: to bring back in the concept of power in current policy analysis and to expand the policy arrangement approach from a power perspective.  相似文献   
80.
网络时代青年政治社会化的隐忧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人生的早期学习过程中获得并形成的政治立场、政治态度和政治信仰对人的一生影响很大并难以改变 ,往往成为其政治自我的一部分。随着网络技术在 2 0世纪末的飞速发展 ,网络对青年政治社会化形成冲击 ,简述隐忧、分析原因、寻求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