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0篇
  免费   13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74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67篇
政治理论   15篇
综合类   22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7 毫秒
121.
管辖权异议制度既是对当事人权利的救济制度,又是对法院行使权力的监督制度,其设计应当兼顾程序公正和诉讼效率两方面的价值追求。文章提出管辖权异议的主体应限于被告,原告和第三人不可作为异议的主体;除了地域管辖外,级别管辖也应当被作为管辖权异议的客体,由此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管辖权异议制度。  相似文献   
122.
将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视为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不符合著作权法关涉作品的规范教义,不利于个人乃至社会整体知识水平的提升,违背著作权法的价值追求。顺应时代发展规律的信息权应该成为权利,符合权利生成法理标准的信息权可以成为权利。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本质属于应受法律保护的信息,将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归入已然获得权利证立的信息权对象范畴,可高效实现关涉信息的多元价值诉求。人工智能所有人通常具有生成价值信息、控制信息传播的动机与能力,且实际享有信息权益、承担信息侵害他人权益的责任,应成为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信息权主体。  相似文献   
123.
坚持“以人为本” 完善高校后勤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勤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系学校正常运行的枢纽,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则是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实践中,高校后勤管理部门要处理好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严格与宽容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管理理念,构建人本化后勤服务体系,以期为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24.
本文简要考察了我国学界对民事法律关系客体关注的源头,并就学者对客体的不同界定予以评析,指出民事法律关系中权利义务的真实指向是个人利益。对客体的正确认识,有助于契合客体的特征要求,解决法益保护的难题,走出民事法律关系的认识困境,并使法律关系的客体理论上升到法理学并普适于各部门法。  相似文献   
125.
政策对象对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提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策对象的成员数量、组织程度、拥有的社会资源、受教育程度、价值观念和认识能力对政策执行力有明显的影响。提高地方政府对民众的政策执行责任意识和加强政策对象自身的政策素养对提升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论是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性的理论研究,其研究对象主要围绕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驱动主体及其表现样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性问题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性有效发挥的规律性把握三个问题展开。  相似文献   
127.
在危机谈判中,僵局是谈判人员必须面对的局面,它可能发生在谈判的任何阶段。有效地避免僵局、打破僵局是推进谈判顺利进行的关键。因此,剖析导致谈判僵局的原因,研究避免僵局和打破僵局的方法和策略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8.
任何试图用某种超越传统的方式,来创造所谓新的哲学思想的做法,如果背离了客观现实,只能是一种奇思玄想,或者是一种谬误。现实生活中的人,只能是精神与肉体的统一体,身体的解放与精神的解放也只能在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人中体现出来。脱离肉体的精神是唯灵主义,而脱离了精神的肉体却无异于行尸走肉。  相似文献   
129.
从哲学的层面对法制现代化这一重要的社会现象进行思考与探讨,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法制现代化基本内涵的认识和对法制现代化进程的把握。人的现代化是法制现代化的核心与逻辑起点。民众对法律的信仰是法制现代化的心理基础。自由、平等、正义是法制现代化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30.
犯罪构成理论是定罪判刑的理论依据。厘清犯罪构成的相关理论,对司法实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犯罪客体是我国刑法犯罪构成理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犯罪构成理论的重构应结合自身的实际而不应当照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