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78篇
  免费   268篇
各国政治   137篇
工人农民   99篇
世界政治   4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28篇
法律   1669篇
中国共产党   239篇
中国政治   1226篇
政治理论   1037篇
综合类   279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207篇
  2019年   153篇
  2018年   193篇
  2017年   196篇
  2016年   186篇
  2015年   161篇
  2014年   453篇
  2013年   751篇
  2012年   519篇
  2011年   511篇
  2010年   452篇
  2009年   528篇
  2008年   594篇
  2007年   554篇
  2006年   531篇
  2005年   486篇
  2004年   456篇
  2003年   315篇
  2002年   220篇
  2001年   180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5 毫秒
991.
公安教育改革是公安教育为适应新时期公安工作特点而进行的体制变革,其目标是提高公安教育有效供给。制度变迁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理论,通过此理论可以从动力因素、主体选择、变迁路径等角度审视公安教育改革的进程,论证公安教育改革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992.
公有领域是知识产权法上的十分重要的概念,在著作权法中尤其应该值得重视。一般认为,公有领域是社会的公共财富,社会成员皆可自由之利用。但这并不意味着著作权中公有领域是不受法律规制的法外领域。相反,它不仅受著作权法的调整,而且在某些特定条件下还可能受到相关的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和物权法的调整和保护。  相似文献   
993.
事业单位是由单一的主体即国家举办的服务于特定社会公益目标而设立的公共服务机构,事业单位的国家登记制度必要性不充分,宜改为备案和公告制度。对于有的事业单位一方面被事业单位登记部门认定为事业单位法人,一方面又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认定为企业法人的“双重法人”现象,应该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得以消除。  相似文献   
994.
治安承包是公共行政民营化浪潮在当下中国特定行政领域中的制度表征,相关争议的焦点在于公共行政民营化界限的判断.国家职能、行政过程及法律保留是影响民营化界限的三大主要因素.以合同承包为代表的形式民营化举措并未改变政府责任,能够得到广泛运用;以政府撤资为代表的实质民营化举措导致政府责任的移转,仅适用于需要完全市场化的公共行政事务;介于两者之间的政府淡出形式,可以在政府占垄断地位的行政事务范围内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995.
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是新时期国家提出的新的刑事司法政策。此政策对检察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根据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出台的背景,结合批准逮捕工作和公诉工作,对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在检察实务中的实施作了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996.
重庆市政府推行“政府立法回避制”,是为了避免政府部门利用立法这一特权将部门的利益“法制化”,但这一制度架空了《立法法》授权政府立法的本意,使政府立法从根本上失去了正当性,沦于“为立法而立法”的窘境。立法是一种“公共产品”,它应该具备广泛的民主性和公益代表性,通过“开门立法”,广泛吸纳民意,使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诉求得以充分表达,是现代民主政治原理的体现。  相似文献   
997.
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财政困境及其排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职能转变是决定公共财政活动的根本前提,公共财政是政府职能有效实施的物质基础,因此,从公共财政与政府职能的内在关联性出发来反思我国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可能路径无疑是个有益的尝试。而分税制财政体制不完善、地方公共财政资源严重不足以及地方公共财政支出管理混乱这三大财政“瓶颈”成为制约我国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成功的重要因素。为此,必须着力构建公共服务型财政体制,以此来加快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998.
公共政策是适应社会公共生活而产生的行为规范,同时也构成了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公共政策以公共利益为取向、以公共权力为依托、以公共秩序为归宿。这构成了公共政策公共性的内在意蕴。公共政策在公共权力的支撑下,通过对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来实现公共利益,从而也为社会公共生活建立起新的公共秩序。这是公共政策对社会公共生活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999.
政府执行力的构成要素包括执行主体、执行工具、执行资源、执行制度、执行环境、执行过程等,这些要素在治理的意义上具有新的内涵、结构与功能,因而能够形成更强的执行力。  相似文献   
1000.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着公共产品供给短缺的问题,尤其是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造成这些地区生产生活严重落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行,加大对西部少数民族农村的投入力度,改变这种供给短缺的现象已成为一项很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