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0篇
  免费   30篇
各国政治   45篇
工人农民   75篇
世界政治   1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法律   250篇
中国共产党   190篇
中国政治   369篇
政治理论   106篇
综合类   65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60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文章紧接上期提出了对农业和农村体制改革的若干建议,并特别强调农业"入世"的应对与改革必须加以保护和增进的农民权益基准和目标.  相似文献   
62.
我国加入WTO后的"三农"战略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入世后 ,“三农”的发展战略关键在于把握住机遇参与市场竞争 ,提升农产品及服务的科技与绿色含量和多样性 ,调整供给、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培育、蓄积中国“三农”的国际竞争力 ,必须从基础做起。从资源配置、结构关联、支持方式、农民教育、农业科普、高科技注入、政府服务与农业企业及农户诸方面进行深化和创新。  相似文献   
63.
"新农村"背景下农民工就业权之法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工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而产生的新兴社会群体,在劳动力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其就业权益的保障和实现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旧体制的制约,有的甚至还存在法律的盲区。深入探讨农民工就业权的法理依据,透析我国农民工就业权的保护现状,进而寻求促进和保障实现农民工就业权的对策,对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保障整个社会和谐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4.
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不可回避的问题,对于农村小康社会这样的复杂的复合系统,目前还不可能用几个指标来描述系统的状态和变化,因而需通过建立指标体系来描述系统的发展状况。根据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内涵、目标、任务的理解,指标体系分为总系统、子系统和个体指标三个层次。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目标是总系统;第二层次分别由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治民主、生活质量、生态环境五个子系统组成;对应子系统五个截面选择设立22项个体指标为第三个层次。子系统间的相互联系构成了体系结构。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与分析确定指标权重,可以初步构建起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5.
不平衡发展与中国新型城乡二元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乡不平衡是经济发展的常态,城乡差别是不可消除的。中国城乡关系的构建应抛弃变二元经济为一元经济的传统思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克服中国巨大的城乡差距的正确途径是实施向农村倾斜的新不平衡发展战略,逐步建立城乡有别、各具特色、相互协调的新型城乡二元经济。  相似文献   
66.
胡锦涛的“三农”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是当前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加强“三农”工作的思想和观点,应用、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67.
农民工目前总数已超过一亿,成为我国第二、第三产业中真正的主力军,他们的合法权益往往受到各种侵害,而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对其利益的保护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在这种情形下,通过法律援助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已成为农民工最经济且最有效的选择.本文以农村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农民工的再社会化诸问题为视角,探讨了目前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不足之处,并就其完善措施展开讨论,以期对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8.
论农村青年妇女的发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青年妇女是当今社会一个相对弱势的边缘群体,逐步解决她们的发展问题,既可以缩小社会底层的人群数量,稳定社会生活,也可以为农业现代化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推动农村进步。这些制约农村青年妇女发展的因素,不仅涉及许多深层次的社会问题,而且也涉及深层次的心理问题,解决农村青年妇女发展问题需要一些新对策。  相似文献   
69.
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过分依赖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已无法适应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建立符合现代文明、体现社会公平与公正的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此,应摈弃“经济发展决定论”片面化的思想误区,着重建立健全三项农村基本社会保障制度,拓宽农村社保资金来源渠道,提升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的“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70.
目前,农村还存在着一系列影响新农村建设的不和谐因素,应引起各方的密切关注并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