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66篇
  免费   1197篇
各国政治   875篇
工人农民   1299篇
世界政治   105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065篇
法律   7436篇
中国共产党   1675篇
中国政治   5145篇
政治理论   3292篇
综合类   12124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63篇
  2022年   240篇
  2021年   410篇
  2020年   859篇
  2019年   596篇
  2018年   682篇
  2017年   699篇
  2016年   718篇
  2015年   690篇
  2014年   1869篇
  2013年   3053篇
  2012年   2376篇
  2011年   2387篇
  2010年   2056篇
  2009年   2232篇
  2008年   2393篇
  2007年   2400篇
  2006年   2338篇
  2005年   2086篇
  2004年   2007篇
  2003年   1615篇
  2002年   1289篇
  2001年   1004篇
  2000年   462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This paper reports results of a study based on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U.S. youth (N = 11,549) that asked two questions: (1) How does family structure affect the likelihood of adolescent death beyond that of race/ethnicity, sex, socioeconomic status, personal behavior, and other structural factors and (2) under what conditions might appeals for social justice be warranted for relative mortality statuses and for absolute gains in mortality? The study found that marital instability increases the likelihood of dying when controlling for a variety of other factors including class, race/ethnicity, sex, and unemployment rate in area of residence. The author argues that this finding lends support to social justice arguments to redistribute resources in such a way as to ensure the likelihood of absolute gains in mortality. The study also found, however, that race/ethnicity/sex also accounted for the likelihood of dying independently of family structure when controlling for socioeconomic and other factors. The author argues that this finding lends support to social justice arguments to redistribute resources on the basis of relative mortality statuses.  相似文献   
102.
在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民愤与审判之间一直存在着难以避免的紧张关系。民愤的发生发展有其独特的心理机制,而两面性则是其固有的基本属性。因此它对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对刑罚的道德目的和实用目的甚至对整个刑事法治的影响都是利弊同存的,简单地肯定或否定民愤在审判中的作用都是不足取的。理性的态度应当是审慎地进行制度上的设计与完善,以让民愤扬长避短,帮助实现审判的公正。  相似文献   
103.
文中分析了家属在精神康复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以引起社会对精神病人家属的关注;然后总结了“广州市利康家属资源中心”关心家属、服务家属的相关经验;最后从“广州市利康家属资源中心”的实践成效中提炼出了几个观点。  相似文献   
104.
挂靠行为是我国市场经济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它侵害了市场交易主体的利益,引发了相当多的纠纷。立法对这一问题没有相关规定,司法实践中有关这一问题的操作十分混乱。本文以诚实信用原则为基点,对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05.
论检察机关民事诉权所及的范围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基于检察监督理论和公益原则 ,检察机关应当具有一定的民事诉权。检察机关的民事诉权所及的范围应当包括 :违反亲属法并损害或危及社会公序良俗的行为 ;环境污染和产品责任等公害行为 ;垄断行为 ;侵害国有资产的行为。  相似文献   
106.
以盗窃罪司法适用中的几个疑难问题为研究对象 ,对作为盗窃对象的无形物的范围及其认定、盗窃数额中的几种特殊情形以及盗窃过程中损毁公私财物行为的定性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7.
我国现行以法院为主导的非诉行政执行制度本身存在许多缺陷,其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应在明确行政强制执行权分配标准的基础上予以完善,即保留现行的法院应申请进行合法性审查的形式,将执行裁断权和决定权交由法院行使,执行实施权则回归行政机关,同时,应建立和完善法院的非诉审查程序和行政机关执行法院裁定的程序,建立公益诉讼制度,确立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停止执行为原则,不停止执行为例外的体制。  相似文献   
108.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摩托车安全管理面临着新的问题:摩托车安全管理形势严峻,社会危害突出,交通需求矛盾突出,摩托车车主安全意识淡薄,社会执法守法环境较差。加强农村摩托车安全管理需要我们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防范意识,实行综合治理,完善执法环境,科学管理,强化民本观念。  相似文献   
109.
略论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共选择理论所倡导的经济人假定、弱政府模式以及公共物品的混合供给制对政府改革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就我国而言,公务员单纯的道德人定位应当让位于经济人定位;强政府模式应当让位于弱政府模式;以政府为中心的公共物品的供给制应当让位于多元混合供给制.  相似文献   
110.
治安状况评价的价值及其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治安状况评价是运用社会评价的原理,依据一定的指标体系和统计调查资料对治安秩序状况进行评估的活动。它是准确把握治安状况的基本方法,是确定治安目标、制定治安对策、进行治安控制的重要基础。治安状况评价不能脱离社会发展水平,应以原有治安秩序为基础和参照物,着重考察治安秩序破坏力与控制力的动态平衡状态,将客观现象与主观感受、整体评价与具体分析相结合进行综合测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