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7篇
  免费   73篇
各国政治   31篇
工人农民   75篇
世界政治   40篇
外交国际关系   79篇
法律   584篇
中国共产党   137篇
中国政治   428篇
政治理论   200篇
综合类   75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205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李明 《桂海论丛》2007,23(4):42-44
传统的政策规划与政策分析研究,很少将注意力放在公共问题的本质及界定上。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一些美国公共政策研究学者开始将目光转向关注公共问题的界定方式与政策分析各个环节的关系。这种通过公共问题界定来分析政策过程的视角,对理解议程变化、政策变迁、政策评估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2.
龙新 《桂海论丛》2007,23(5):70-72
通过对我国《公司法》中的企业社会责任条款的实证分析表明,企业社会责任不是空洞的宣言,它的价值理念蕴涵在《公司法》中,通过相关的条款予以体现.对企业社会责任不应该只进行纯理论性的法条解读,有必要将其与实体意义上的惩罚权联系起来,做到理性的对待企业社会责任,以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在我国的实施.  相似文献   
10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作为马克思主叉经济理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从其形成至今.已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并建构起了具有严密内在逻辑关系的理论支撑点和诸多关节点的多层次理论体系框架,而且在其各个发展阶段都形成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范畴,并呈现出形成的渐进性、内容的多层性、创新的多样性、体系的开放性等主要特征.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及其体系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崭新的理论范畴。这一理论体系,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开放为主线,坚持解放思想,在探索与实践中,形成了一个内涵丰富、结构完整、逻辑严密的科学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05.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宽广眼光观察世界而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时代精神的科学反映,是对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飞跃。  相似文献   
106.
汉语元语言系统研究的理论建构及应用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的汉语词典学,词汇学,语义学和语言信息处理等领域的研究之所以难以出现重大突破,其表层原因在于尚未对现代汉语元语言系统展开深入研究,其深层原因在于没有对元语言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创造性探索,从语言学立场出发探索元语言,势必形成逻辑学元语言和语言学元语言的分野。语言学的元语言是对象语的解释性符号系统,与之相对的对象语可以是语言系统,也可以是同一系统的部分语符,依据所处语言层面和应用功能,存在词汇元语言,释义元语言和语义元语言三种系统,以之为基础可进一步研究信息处理元语言和认知元语言,元语言系统研究就是“语言基因图谱分析工程”,只有完成了这一工程才能建立语义结构网络,“自然语言能力模拟工程”才有可能实现。  相似文献   
107.
自殷商时代算起,到清代末年为止,我国古代石刻文献的制作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石刻文献中蕴藏着丰富的原始资料,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利用石刻文献,既可以补充传世文献的缺略,又可以订正传世文献的讹误。中国的石刻文献,主要有灵石刻辞、摩崖刻辞、器物刻辞、墓葬刻辞等四个来源。石刻文献的分类工作,应本着“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原则,类目体系的设置应同时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能够全面而又准确地反映出石刻文献本身所具有的学术价值,二是能够便于人们方便快捷而又充分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料来从事研究工作。在研究石刻文献的过程中,既要阐释石刻文献的思想内容,也要揭示石刻文献的形制特征与行文惯例。  相似文献   
108.
民事法律行为制度作为民法学领域的一项重要制度,其构成要件理论引起了人们的广泛争鸣。鉴于长期存在的理论混淆,文章从一般构成要件与特别构成要件角度出发加以分析,进而探讨明确界定民事法律行为构成要件的重大理论意义。这一界定有利于完善法律行为要件论,有利于理顺构成要件与生效要件的逻辑关系,有利于为举证责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9.
中央统战部、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适应新世纪新形势的要求,坚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坚持走开放式、社会化、多层次的研究道路,建立了一套系统有效的理论研究机制,推动统一战线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中央制定有关方针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也推动了统一战线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0.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紧迫任务。党的干部队伍的执政能力在一定意义上表现为调查研究的能力和素质,因为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才能把理论与实践创造性地结合起来,才能掌握实情,发现规律,解决问题。养成调查研究的习惯是时代的需要,是干部队伍党性锻炼的源泉和基本功,调查研究工作做好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就有了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