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93篇
  免费   173篇
各国政治   130篇
工人农民   899篇
世界政治   138篇
外交国际关系   394篇
法律   812篇
中国共产党   157篇
中国政治   498篇
政治理论   361篇
综合类   147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209篇
  2013年   323篇
  2012年   338篇
  2011年   303篇
  2010年   269篇
  2009年   295篇
  2008年   289篇
  2007年   361篇
  2006年   338篇
  2005年   407篇
  2004年   408篇
  2003年   291篇
  2002年   250篇
  2001年   188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This paper is concerned with the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European rules on the circulation of works of art. After reviewing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an economic framework of the international circulation of works of art is provided (social goals, efficiency and distributive aspects, an economic rationale for a general free trade rule integrated by selective protectionism). Using this framework the European system of circulation of works of art—resulting from the combination of the Maastricht Treaty with Regulation 3911/92 and Directive 93/7—is analysed. The main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are: 1) the general free trade principle ruling the Single European Market is strongly limited by rules protecting national artistic heritages of member states; 2) this protectionism—working towards countries both outside and inside the European Union—is applied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laws of each member state, while, contrary to what the Maastricht Treaty would call for, an artistic heritage of European significance is not defined and no autonomous role is recognized in this field to European Institutions; 3) this system shows some inconsistencies with economic theory, as strict limits to trade are not provided when they should be required by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physical or artistic integrity of works of art, while in other cases an unduly restrained trade may derive from highly protectionist national laws and export-licencing policies of member states. Enforcement provisions are also analysed and some proposals to improve the system are advanced.  相似文献   
72.
论权利主体     
权利主体可以归结为两种基本形态--作为权利主体的自我(公民)和作为权利主体的大我(法人).个人只有取得公民的资格,拥有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并拥有权利能力的指向物时,才能成为权利主体.大我是公意的人格化或人格体.在法人行使权利时,支配的自然过程与支配的社会过程必然发生分离.权利主体之间最基本的原则是:所有权的神圣不可侵犯、契约自由和权利主体在法律面前的平等.  相似文献   
73.
农民工的权益保障机制上存在的缺失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保障农民工权益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通过加强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工会作为集体劳动权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对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推进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建设,应该作出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制度性选择.  相似文献   
74.
工会工作坚持与时俱进,是适应新形势、实现新任务、探索新模式以及党对工会工作的新要求.工会工作坚持与时俱进,是把握工运规律的客观要求,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几个关系.工会工作坚持与时俱进,必须在思维方式、工会理论、工作内容、工作制度、工会干部知识结构等方面坚持创新.  相似文献   
75.
人力资源管理新趋向与工会的应对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示范效应明显增加。工会应认真研究如何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力争有效地将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和技术转换为工会协调企业内部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劳动经济权益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76.
本文旨在阐明云南在同东盟国家进行经贸合作过程中加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以及实现信息安全保障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信息平台建设的具体措施,以及实现信息安全保障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77.
从国家战略的角度解读中国——东盟博览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毅 《桂海论丛》2004,20(1):69-71
从国家利益和国家战略的角度看,中国-东盟博览会对广西和南宁具有重大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广西将从相对封闭走向更加开放,并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广西只有抓住机遇,将比较优势变成竞争优势,实施开放促发展战略,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78.
新时期工会工作应当紧密围绕党政工作中心开展活动,更好地维护职工利益。为此,工会应立足全局,着眼现实,依据工会工作规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7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民事审判工作中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于2003年7月9日正式公布。它是对2001年10月27日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实施一年多的情况予以总结而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解释,对于保障工会的合法权益,推动工会法的贯彻实施,从而促进劳动关系的协调和社会的稳定,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0.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在亚洲各国和地区,以三方协商机制为主的社会对话与合作,应当以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建立诚实互信的社会环境以及完善相关立法.在具体的制度建设上,不同国家和地区可以选择不同形式,积极探索与自身情况相适应的劳动关系协调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