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7篇
  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224篇
中国共产党   44篇
中国政治   187篇
政治理论   39篇
综合类   10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8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钟莹 《广东民政》2010,(3):42-43
一、个案社会工作的定义 个案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三大方法之一,是最早发展和成熟的社会工作基本工作模式。美国《社会工作百科全书》中对个案工作的定义是“个案社会工作所注重的不是社会问题本身,而是‘个案’,尤其注重为社会问题所困惑无法与社会环境或关系圆满适应的个人或家庭。个案社会工作的目的是对于人与人或人与环境的适应遭遇困难的个人及家庭,恢复、加强或改造其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62.
2009年第22期《嘹望》新闻周刊刊登廖言的文章,近来,“媒体审判”呈愈演愈烈之势。“深圳梁丽案”、“杭州飙车案”、“湖南罗彩霞案”、“湖北邓玉娇案”等,虽有吸引眼球之处,于司法视角看,仍属个案。但就是这些个案,在网络舆论冲击下,——发展成为波及全国的公共事件。  相似文献   
63.
产生于各级人大监督实践工作中的"个案监督",自其产生之日,便引来各方争议,褒贬不一。不可否认的是,个案监督的初衷是遏制司法腐败,保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本文根据对人大个案监督实施情况的调查以及学者们的论说,认为个案监督的出现是一种必然,应理性看待,它虽有缺点,但仍可加以改造利用,文章还提出了对规范个案监督的几点建议,以期对目前已经广泛开展的个案监督工作有所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64.
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剧,近年来我国高校学生问题日益突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个案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三大工作方法之一,对于解决我国高校学生的个人思想问题有独特的借鉴作用。本文以个案社会工作的会谈法为例,阐述了个案工作法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方略,以期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65.
法律资讯     
《法治与社会》2005,(3):32-33
国务院颁布《信访条例》,我国将立法保护个人信息泄漏他人信息可能承担刑事责任,民政部:拟出台《社会捐助管理条例》,郑州:拟立法解决适龄儿童入学入托难,山东:出台个案监督办法……  相似文献   
66.
陈忠诚 《时代法学》2008,6(1):120-120,F0003
程序违规即非翻译错误(即实体违规)的大小写错误。读《中国司法》发觉其标题大小写错误频发,应予以指出,以眙众知。如:  相似文献   
67.
驰名商标的认定既是一个事实问题,也是一个法律问题。国家机关认定驰名商标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个案问题,而不是将荣誉称号授予驰名商标所有人。通过故意制造"侵权"者来"争创"驰名商标的作法,完全扭曲了国家加强驰名商标保护的立法本意。企业争创驰名商标,应当以争创事实上的"驰名"商标为目标。  相似文献   
68.
崔爱鹏 《人大建设》2005,(11):51-52
作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监督形式,个案监督在司法实践中逐步被认可和接受,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个案监督对于抑制司法不公和司法腐败、加强国家权力机关对司法权的监督,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法律关于个案监督的规定还比较原则,个案监督的理论也需要进一步完善.笔者认为,在实施个案监督的过程中,应当首先确立并坚持个案监督的基本原则,以确保个案监督的良性、有序运作。  相似文献   
69.
江苏省泰州市文化底蕴丰厚,溱潼会船便是泰州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弘扬会船文化,打造会船品牌,做大文化旅游,是建设文化泰州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0.
本文在个案监督的合法、合情、合理等方面,分别从人大、人民法院的视角,立足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通过对法院的现状分析,提出了反对人大对人民法院个案监督的若干理由,并提出了人民法院改善其司法现状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