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6篇
  免费   31篇
各国政治   110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1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25篇
法律   142篇
中国共产党   216篇
中国政治   286篇
政治理论   128篇
综合类   13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胡志强 《民主》2011,(2):16-17
当前中美两国围绕人民币汇率问题的争端日趋激烈。短期内,在美国中期选举结束前,这一问题还将不断升温;长期内,美国总统奥巴马执政期间,这一问题也会不时跳出来考验两国关系。  相似文献   
52.
改革开放后,大陆方面对国民党抗战给予了充分肯定。但一些媒体又袭用台湾书籍中的片面资料,包括某些台湾配合"反攻大陆"期间出版的资料,对国民党在抗战中的作用抬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某些媒体对"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下简称中美合作所)的抗日作用的片面宣传,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这对以史为鉴,资政育人是没有任何益处的。  相似文献   
53.
结缘美国所     
时间过得真快,几乎在转眼之间,美国所就到了而立之年!作为最早的一批研究生,我从美国所毕业也有1/4世纪了。当年入学、读书和后来从事研究时与前辈交往的点点滴滴,在此纪念的时刻,纷纷涌上心头。(一)  相似文献   
54.
美国研究所成立30周年了。我1964年中旬到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前身)近代史研究所工作,1994年初才调到美国研究所,所以我算不上美国所的老人。但我在正式到美国所工作前与美国所已经有了关于美国研究方面  相似文献   
55.
2011年5月2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主办,美国所经济研究室与战略研究室共同承办的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后的中美关系:现状与趋势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中国财政部、中国进出口银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军事科学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  相似文献   
56.
"美国梦"在多年前就早已有过诠释,"中国梦"却在最近才由习近平主席给予阐述。中美之间能有共同的"国际梦"吗?全球空前关注的"习奥会"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庄园已经上演",习澳会"正是要寻找共同的"国际梦",对此世界给予了很高的期待。两个国家价值观迥异,体制也  相似文献   
57.
牛军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美关系史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出版了大量系统的通史类著作和高质量的专题研究著作,但其中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即非常缺少对中国方面的政策、行为和其他相关因素及其影响的历史叙述,  相似文献   
58.
王志芳 《东北亚论坛》2020,(1):100-112,128
中美之争是全球治理陷入当前困境的外在表现。全球化发展至今,军事等传统安全问题已经不是全球治理最大的困扰,如何在全球权力结构变化之下调整治理思路、模式以应对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具有跨界特征的问题才是当务之急。现有的全球治理具备了奥兰·扬所提出的国际制度变迁的内部矛盾、权力结构变化、外部压力等要素,已处于明显变革之中。与全球治理并行推进的《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简称"2030议程"),以新型伙伴关系合作、多元化等核心理念获得了全球最大范围的支持,并由于具有显著的外部性而承载着全球治理的责任。"2030议程"在理念普适性和目标务实性方面的优势,为全球治理以可持续治理为新内涵实现理念的转换和相关实践提供了机会。但不可忽视的是,目前主导力量不足以及公共产品匮乏的现状,将严重制约全球可持续治理的落实。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指导,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推进相关国家、地区的有效发展和治理。~①中国在主动提供治理公共产品的同时,不断以"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和多方参与分享的创新理念提高相关国家的参与能力,为国际可持续治理培育和储备支持力量,并推动解决治理变革的关键制约因素。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不断得到全球认可和支持,全球可持续治理将不断从中获得现实和潜在的改革动力。因此中国可以更多的担当,从全球可持续治理的角度,通过理论的完善和实践的充实,将"一带一路"倡议定位于全球可持续治理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59.
军事关系历来是中美关系中重要而又脆弱的一环。妥善处理和稳步推进中美军事关系对于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积极作用不言而喻,同时也有助于向外传达中国和平发展以及乐于担负大国责任的意愿,树立良好的大国形象。本文根据目前中美军事关系的发展现状,分析中美军事关系发展中的限制因素,包括国家属性差别、国家利益博弈、军事实力差距、国际体系结构变化及台湾问题等,建议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军事关系应从扩大合作、正视分歧、控制冲突的角度去寻求路径。  相似文献   
60.
俞邃 《当代世界》2013,(3):14-15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网站2月20日发表文章称,当克里在就其出任美国国务卿举行的任命听证会上发言时,专家们注意到克里似乎背离了奥巴马总统大力推行的“重心”转向亚洲政策中的一项关键内容,认为克里“似乎在说我们不需要重心”。还有人分析说,尽管有事实可以佐证美国进行了战略转向,但从奥巴马总统第一任期开始实施的政策是否会继续在他第二任期内得到全力贯彻仍未可知。这一番话引起笔者对美国战略调整与世界局势关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