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8篇
工人农民   21篇
世界政治   5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247篇
中国共产党   1058篇
中国政治   1322篇
政治理论   289篇
综合类   71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396篇
  2014年   559篇
  2013年   267篇
  2012年   180篇
  2011年   180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241篇
  2007年   175篇
  2006年   231篇
  2005年   168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289篇
  2002年   286篇
  2001年   327篇
  2000年   233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认为 ,全面地理解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要注意区分两个层次的概念关系。一是法治与人治的关系 ;二是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当前 ,执政党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作为实现这种国家形态的手段 ,是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的。其必然性从根本上说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其必要性 ,表现在法律与道德具有同一性。在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时 ,法治和德治相比应居于主要或根本方式的地位 ,因为一是就哲学根据而言 ,这是由矛盾双方的主次地位不平衡所决定的 ;二是就实践根据而言 ,德治也不能居于治国的根本方式地位 ;三是就现实的法治对德治的作用而言 ,历行法治为推行德治提供了方向性保证、制度规范和秩序保障 ;四是就维护社会稳定而言 ,现实德治的功用威慑力远不及法治功用的威慑力。  相似文献   
22.
赵喜臣 《政法论丛》2003,(6):8-14,91
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确立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接着宪法修正案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写进我国宪法。党的十六大报告 ,进一步把依法治国作为全国建设小康社会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并指出 :“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必须严格依法办事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这里便提出一个问题 ,宪法在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本文就这个问题谈谈个人的浅薄看法 ,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3.
青少年法制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普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基础。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24.
国家行政权来源于宪法,其行使就必须以宪法为基础,这是依法治国的本源.有效合理的行驶行政要是依法治国的基本前提,是国家法制建设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必须明确宪法的最高权威性和最高的法律效力,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宪法意识,理论实践相结合,保障宪法的有效实行.  相似文献   
25.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内容和根本体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法治建设加强,依法治国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积极响应。但是,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及有关干部群众,对依法治国理念仍存在不少错误的认识和实践,从而影响了依法治国的有效贯彻  相似文献   
26.
感受美国     
廖静农 《湖湘论坛》2007,20(6):103-106
美国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方面都是"一超独霸",究其强大的原因,除了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外,与其广纳世界各国优秀人才密切相关.美国社会的主要特点就是开放、包容、创新,利益至上和追求共赢.只要其顺应历史潮流,始终注意吸纳世界优秀人才,保持人才优势不丧失,就能长久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应树立世界性胸怀和全球化眼光,重视人才,依法治国,抱着务实的态度,正确处理同美国的关系,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27.
刘晓 《团结》2003,(2):15-17
文明是人类社会开化和进步的状态。人类社会的进步,最终都表现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及人的自身的发展。“政治文明”一词,是马克思最早于1844年在《关于现代国家的著作的计划草稿》中提出来的。政治文明是人们改造社会所获得的政治成果的总和,主要包括政治理念文明、政治制度文明、政治体制文明、法律文明、政治行为文明等。政治文明的核心是民主。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两个基本的规定性:一是  相似文献   
28.
中国依法治国的渐进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穷国无法治 ,愚昧无法治 ,乱世无法治。我国不是一个连一点法律经济成本都付不出的穷国 ,但也不属于可以付出足够法律经济成本的发达国家 ;我国不是一个连一点现代法治所需文化条件都不具备的愚昧国家 ,但也不属于完全具备现代法治所需文化条件的国家 ;我国不是一个处于乱世的国家 ,但波澜起伏的社会变革对法治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 ,中国依法治国的渐进性是一种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29.
周翔 《前沿》2003,(1):81-82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治国方略。探讨法律和道德 ,法治和德治的关系再次成为热点。作者从理论、历史传统及治国方针上论述了法律和道德的关系  相似文献   
30.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明确到2020年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咯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