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8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2篇
各国政治   17篇
工人农民   18篇
世界政治   52篇
外交国际关系   51篇
法律   368篇
中国共产党   700篇
中国政治   856篇
政治理论   391篇
综合类   51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237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240篇
  2011年   227篇
  2010年   207篇
  2009年   209篇
  2008年   250篇
  2007年   180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学理论》2015,(13)
马克思从"哲学"转向"实证科学"贯穿着一条内在逻辑:自身世界观思想未成型之前,以他人的哲学原则为前提来研究现实问题;随着对现实问题尤其是对政治和经济问题的研究,他发现哲学原则的荒谬和无用,就离开"哲学的基地",转向"实证科学"研究。在马克思的"实证科学"中,"实证"强调研究"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基于实证研究历史而形成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就是"实证科学"。实证研究的思维方式的确立为马克思新世界观的诞生,历史唯物主义的确立奠定了基础,最终实现哲学革命。  相似文献   
82.
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永乐 《理论导刊》2015,(3):74-76,90
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是提升区域农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而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集群首先要厘清其生长的内在机理。文章通过综合考察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特性以及内外部因素,提出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六力"——资源禀赋的吸引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聚合力、龙头企业的带动力、专业市场的辐射力、关联产业体系的协同力、地方政府的引导力——动力机制模型,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增强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动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3.
在构建面向TRIZ的协同创新体系过程中,离不开企业、政府、高校、科研院所、第三方服务机构等主体之间的协同配合。通过应用系统演绎归纳的方法,对面向TRIZ的协同创新体系运行机理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析。从组织子系统、知识子系统、技术子系统等角度分析了面向TRIZ的协同创新体系子系统内在逻辑;从分解定位、超循环角度描绘了面向TRIZ的协同创新体系运行规则。同时,探索出三种面向TRIZ的协同创新体系系统演进模式,即"1+n"模式、"n+n"模式以及"n+∞"模式。  相似文献   
84.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新的一年,我们必须创造性地贯彻"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立足台州内在优势和发展条件,把握长远趋好的发展走势,以科学发展为第一要务,维护  相似文献   
85.
李瑶 《江苏政协》2013,(3):39-40
<正>"以女性特有的坚韧固守寂寞,以母性博大的胸怀接纳失败。心血打造桂冠,荆棘终成鲜花,漫漫征途跋涉,你的背影,我们紧紧追随。"——2007年江苏省"科技创新十大女杰"颁奖盛典组委会颁奖辞。颁奖辞说的是一位女性。她是省"科技创新十大女杰",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相似文献   
86.
陈小洁 《人民论坛》2013,(8):142-144
法律的内在道德被公认为是美国法学家富勒新自然法思想的精义所在,应当从三个依次递进的方面予以理解和把握:法律内在道德的提出有其特定的多方面条件;法律内在道德的展开有其独特的理论进路与学术内涵;有关法律内在道德的论战,丰富并发展了论战双方的思想体系,为法理学知识的增进做出了创造性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87.
关于做错事之权利的讨论,涉及概念与证成两个方面。如果将权利理解为对自由和主张权的合取,做错事之权利的概念就会面对不融贯批评。但做错事之权利应被视为一项没有自由的主张权,亦即反对他人干涉的主张权。沃尔德伦对该权利的辩护,诉诸某种错误的关于权利与道德的功能分工理论,即权利保护选择,而道德指引选择。这一观点忽视了权利也应该提供内在指引。权利的内在道德解释了权利为何既保护选择,又指引选择,更合理地说明权利与道德的功能分工,但也在权利内部留下了不可消除的规范性裂缝。做错事之权利就寄生在这一裂缝中。做错事之权利是寄生性权利。承认该权利的同时,也要警惕其对权利内在道德的损害。  相似文献   
88.
《学理论》2021,(9)
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铁的工作纪律、顽强的意志品质和高度的思想觉悟等一系列革命风范和优良作风的体现,初心使命是新时代党的奋斗目标,致力于为人民谋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二者紧紧联系着马克思主义的属性,紧紧依靠和团结人民群众,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89.
美丽乡村     
《当代贵州》2013,(33):17-19
美丽乡村的“美”是一种综合之美,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结合。生态好、环境靓、设施改善、特色突出是外在美;产业发展、文化传承、民生安康、生活多彩是内在美。  相似文献   
90.
刘茂林  秦小建 《法学》2012,(11):33-43
当代中国主流权利观念未能摆脱西方自由主义权利理论潜含的道德隐忧,加之与中国集体主义传统的不适,而成为当下社会道德困境的一个助推因素。因此,结合中国实际改造这一权利观念,尤为必要。人权不是"天赋"的,而是在人与共同体的逻辑关联和历史互动中产生的,它内含着共同体伦理。人权的实现,有赖于共同体的正常存续;而共同体的正常存续,又立足于共同体成员履行其对于共同体义务的基础之上。宪法作为共同体存续的根本规则,其核心使命之一在于以宪法义务体系确认那些旨在维系共同体存续、以确保人的生存和发展的规则。这些与共同体存续基本规则直接挂钩的义务,即"宪法内在义务"。这一义务的履行,不仅是达到共同体生活目的的手段,其本身也构成共同体成员的"生活方式"。转型期的宪法应围绕此采取妥适路径回应社会道德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