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56篇
  免费   230篇
  国内免费   21篇
各国政治   80篇
工人农民   151篇
世界政治   390篇
外交国际关系   95篇
法律   6123篇
中国共产党   1229篇
中国政治   2735篇
政治理论   717篇
综合类   2087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173篇
  2020年   191篇
  2019年   147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82篇
  2015年   360篇
  2014年   875篇
  2013年   903篇
  2012年   1044篇
  2011年   1098篇
  2010年   1088篇
  2009年   1083篇
  2008年   1287篇
  2007年   997篇
  2006年   818篇
  2005年   688篇
  2004年   660篇
  2003年   514篇
  2002年   396篇
  2001年   273篇
  2000年   211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法本位的理论基础涉及西方思想史上关于个人、社会之论辩及其对法本位的影响,涉及中国经典理论中民本思想的演进、超越与民本位的奠定,以及法学方法经典理论与公私法本位的确立等。社会和个人主义理论范式早有先驱。在自然法理论中,个人主义的实质是呼唤个性解放、独立和自由。狄骥运用他的社会连带理论猛烈攻击“国家主权”和“个人权利”的观念。社群主义批评个人主义的主张导致忽视国家维系的良善生活;权利本位正如自由一样,只可能是相对的,应当顾及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始于与神本相对峙,而终于与君本相对立。新时期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现了对传统“民本”思想的新超越,也为权利本位论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2.
吴献萍 《行政与法》2007,(12):114-117
随着诉讼制度的发展,刑事被害人的诉讼地位经历了一个由高到低再逐渐提高的过程。我国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提升了被害人的法律地位,并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其诉讼权利,但在保护被害人诉讼权利方面仍存在着一些不足,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93.
问:某村一位原任党支部副书记职务的同志,去年受到为期一年的留党察看处分,前些日子期满恢复了党员权利。最近村委会选举,认为他是合适人选,被推荐为村委会主任人选。请问对受过处分的党员担任领导职务有时间规定吗?  相似文献   
94.
本文探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土地权利的变迁 ,并将这种变迁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紧密地联系起来。力图在经济体制与法律体制的互动中 ,围绕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 ,其土地所有制由单一的公有制到以公有制为主 ,不同主体的土地权利由不平等到平等 ,土地权利的客体由实物形态到价值形态 ,土地权力和土地权利由替代到分离四大方面的变化来探究中国土地权利制度变迁的表现形式、内在动因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5.
对完善我国侦查程序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侦查程序是在刑事案件立案后至起诉前收集证据 ,查明案情 ,确定是否起诉的准备程序 ,是刑事诉讼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对于侦查程序而言 ,现代刑事诉讼法学和侦查学所关注的更应是有关如何在侦查中确保犯罪嫌疑人的权利、约束侦查机关的权力、防止滥用国家权力、如何公正、公平执法等。这些问题直接涉及到侦查机关、犯罪嫌疑人、检察机关、法院等各方法律关系问题 ,也因此涉及到侦查模式等问题。然而长期以来 ,侦查程序的研究在学界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从理论来说 ,应从研究侦查程序的对象入手对侦查模式加以论证 ;从实践来说 ,应从侦查权的分配、侦查监督机制完善、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享有辩护委托权、保释制度和救济程序加以构造。  相似文献   
96.
茨合与人权     
李铁城  刘长敏 《人权》2002,(2):50-54
人权问题引起国际社会的严重关切,缘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德、意、日法西斯在战争期间犯下的灭绝种族和残杀无辜的累累罪行,使保卫人民的生存权利成为举世关注的大事。反法西斯盟国与德、日轴心国进行的殊死战争,实质上是一场保护人类尊严和权利的战争,是一场保卫人权和民族独立的战争。战时盟国的纲  相似文献   
97.
近年来,随着诉讼实践的发展,辩诉交易的借鉴成为我国法学界以及司法部门越来越关心的问题,讨论较多的是如何借鉴和适用辩诉交易。而辩诉交易的关键是控辩双方达成协议,被告人作出有罪答辩,即被告人自认其罪。在这一过程中,涉及到被告人的诉讼权利问题,本文对辩诉交易下的被告人权利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98.
论所有权的限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新明  廖斌 《河北法学》2003,21(5):110-114
所有权是一种最为完备、最为充分的物权,所有权制度是物权制度的核心。但任何一项权利都不 是绝对的,所有权也应受到一定的限制。从所有权限制的背景考察和法理基础出发,阐释所有权 应受限制之理由,并对我国所有权限制之状况进行了总结,并指出对所有权的限制与法律规定所 有权制度的目的是一致的,设定所有权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的欲望的无限性引 起的人与人之间对物关系的紧张性,那么对所有权进行限制同样离不开这一目的。  相似文献   
99.
乌拉圭回合谈判中达成的《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在其框架协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主要附件和对协定方具体义务承诺的要求中,第一次提出了主体间权利与义务平衡的概念。GATS中所倡导的权利和义务的平衡原则,体现了经济主权、经济公平与互利及全球合作的精神,也昭显了自由、安全、公平、整体利益等法律价值。  相似文献   
100.
构建权力制约机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力制约论并不是一个全新的命题。中国如何使制约权力由理论变为实践,走出“以权治权”及其局限和“以德治权”的困境,应深入探讨以权力制约权力、以道德制约权力、以权利制约权力三者并重的权力制约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