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篇
法律   23篇
中国共产党   72篇
中国政治   78篇
政治理论   35篇
综合类   5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与世界各国一样,美国与欧洲国家在其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严重的贫困问题。由于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美国和欧洲国家反贫困政策存在着各自的特点。比较分析这两种各具特色的反贫困模式.借鉴其经验,吸取其教训,对于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贫困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2.
国际劳工移民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南亚国家是世界最大的国际劳工移民输出地区之一,劳工移民不仅带回了国家发展经济所需的资金,而且还带回了知识和技能。目前南亚国家基本上都将国际劳工移民作为反贫困战略的组成部分,在立法和政策上给予积极扶持。这些都有力促进了南亚国家反贫困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43.
印度农村反贫困的经验、教训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独立60年来,印度的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印度农村反贫困工作也取得了巨大进展。然而,其反贫困的绩效却并不十分明显,印度至今仍是世界上贫困人口比例最大的国家,至今仍有三分之一的农村人口生活在日均消费不足一美元的贫困线以下。本文将探讨印度农村反贫困的经验、教训和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44.
《理论建设》2021,37(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中国反贫困实际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将"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精准扶贫"是制胜法宝、"人民至上"是价值取向、"共享发展"是根本路径、"共同富裕"是最终目标纳入到逻辑框架中,彰显了其核心要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行动指南,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宝贵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45.
46.
马克思主义从本质上说就是帮助受苦人得解放、获得幸福的科学理论和实践指南。反贫困是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党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断结合新的实践,提出了一系列扶贫的新思路,并把它付诸实践,带领全体人民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取得了领导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47.
成就巨大 路途正长——中国扶贫开发工作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反贫困斗争在时代发展中显示出多方面异常重大的意义。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在世纪交替前后的重要历史时期,与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社会逐步进入小康相适应,我国以幅员广大的农村为主,旨在帮扶困难人群的扶贫开发,展开  相似文献   
48.
49.
中国的反贫困政策:评价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中国的贫困问题已逐渐由农村贫困发展为农村贫困与城市贫困并存的局面.本文考察了中国现行的贫困标准和总体贫困状况.并对国家反贫困政策绩效进行了初步评价.在此基础上,针对现行反贫困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应按照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理念,建立统一的城乡贫困标准、监测体系和国家反贫困政策,树立农村与城市反贫困并重的理念,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和就业制度.  相似文献   
50.
中国政府农村反贫困战略措施的缺失及其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政府十分关注贫困问题 ,制定了一系列反贫困战略措施 ,并一直努力解决好这一问题 ,效果显著。但是 ,近年来中国政府农村反贫困战略措施在取得显著绩效的同时 ,也存在一些制度性和非制度性缺失 ,亟待实现最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