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1篇
法律   27篇
中国共产党   349篇
中国政治   301篇
政治理论   200篇
综合类   19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们的研究成果对深刻理解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丰富内涵具有重要意义。只有汲取其精华,把人的自由发展作为研究的中心内容,才能真正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62.
刘世平 《理论月刊》2006,3(6):46-48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之一,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功绩。科学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当代唯物史观的研究,应以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最广大人民,作为研究的基点,而不能抛开这个基点;研究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原则,而不能背离这个原则。研究应以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社会主义的艰难探索、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为基础,而不能脱离这个现实。  相似文献   
63.
徐敦鹏 《理论探讨》2006,1(3):63-65
唯物史观把历史客观性的原因归结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性,基本矛盾运动是通过科学发展及其运用得以实现的。科学转化为生产力必然要选择更具社会性的生产要素作为其载体,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发展过程同时也是资本强化社会性和劳动走向片面性的过程,劳动对资本的依附是科学发挥选择作用的必然结果。理解马克思分析问题的基本原理,对认识信息时代新型劳资关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4.
经济因素在历史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唯物史观认为,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因素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即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在历史运动中的“第一性”作用主要有:经济因素的存在是决定整个社会历史存在的最基本的条件;经济因素的性质是决定整个社会历史基本性质的因素。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研究历史发展变化中的经济因素,必须坚持辩证的经济决定论,坚持历史发展的合力论,坚持非线性的因果分析法。  相似文献   
65.
文章指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功典范,它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了深层次的把握与阐发,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相似文献   
66.
群众路线是我党的生命线 ,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的体现 ,只有始终不渝地坚持群众路线 ,才能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  相似文献   
67.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的唯物史观正确地回答和解决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的唯物史观更是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更切近的哲学基础.从毛泽东与邓小平的生产力理论、社会矛盾理论、阶级斗争理论和人民群众理论之比较看,邓小平唯物史观在渊源方面直接继承毛泽东唯物史观的思想,并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和任务,有了很大的突破和发展.  相似文献   
68.
徐瑾 《唯实》2004,42(10):8-11
马克思的自由观与西方自由观在对"人"的理解上存在着根本的区别.马克思所理解的人的自由不是西方自由观所主张的抽象的、脱离社会经济政治关系的自由,而是具体的、历史的、有条件的自由.将马克思的自由观与西方自由观混为一谈是站不住脚的,把马克思主义西方"自由化",将造成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6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理论,还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从"三个有利于"到"三个代表"的理论升华,凸显了唯物史观的生产力论;把意识形态理论作用具体化;把群众史观发展为群众利益观;"三个代表"思想把唯物史观系统化为有机统一体等四个方面,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70.
海德门始终以马克思主义者自居,但却多次受到马克思、恩格斯的批评和谴责。海德门与马克思的交往过程及其关系破裂原因值得后人进一步探究。虽然海德门与马克思的关系最终走向破裂,并因此备受批判,但他仍对马克思大加赞扬,尊称其为"十九世纪的亚里士多德",并高度认可、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剩余价值理论和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