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63篇
中国政治   44篇
政治理论   26篇
综合类   3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陈燕霞 《前沿》2013,(5):50-51
精神家园是什么?这似乎是不言自明的。但深思熟虑的揣摩,其实这是很难准确定义它的全部。精神家园是一种主体文化高度自觉的产物,也是民族独特气质和价值取向的反应。由于精神家园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和范畴,那么对个体性的精神家园进行概念的抽象是更加复杂的事情,笔者参阅了各家学者的观点以及自己的体悟,将从本体论、生存论、实践论、价值论四个维度来阐释个体性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52.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它提供了理解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全新视野。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的确立不仅标志着实践观发展中的革命变革,而且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的确立,标志着整个哲学发展中的革命变革。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的基础上毛泽东发展了实践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不仅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实践哲学理论,而且《实践论》成为中国革命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53.
马克思创立了以生产劳动实践观为基础的科学实践论 ,揭示了人的实践本质和实践的人学本质 ,给社会历史以客观的承认和尊重。由此 ,他反映了人类生活的“本来面目”,解决了人类实践和人类意识的关系问题 ,把握住了社会实践的客观进程 ,说明了“人”的实践本质。在这样的意义上 ,他的新历史观是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把唯物史观说成是物质本体论的推广 ,或者借口不赞同这种“推广”说而抹煞马克思历史观的唯物主义性质 ,都是对马克思哲学文本的错释  相似文献   
54.
生态社会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末出现的一种新社会主义政治思潮,它的出现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的环境危机而引发的生态运动和绿党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它的产生从一个新的视角批判资本主义,新的理念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新的模式去实现社会主义。本文主要从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上去评价生态社会主义的思想逻辑。  相似文献   
55.
毛泽东的《矛盾论》与《实践论》不仅即时地指导了中国革命的实践,而且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础。但是"两论"的独创性与理论创新在国内外有不同的说法,或质疑其是否为毛泽东所作,或从内容上辨析"两论"在何程度上有创新。但不可否认,"两论"是从革命实践到理论总结的一种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56.
潘斌 《求索》2010,(10):122-124
不确定性、属人性、二重性和扩散性构成了社会风险的基本特征。生存实践本质上是风险性活动,实践二重性直接规定了社会风险的可能性,现代性风险与困境是人之生存实践的反向确证,现实生活世界是社会风险的生成境域,实践形态的流迁导致了风险样式的多样化。社会风险的生成与人的本质力量的提升相一致而又相互转化,同时受到主体理解视域和世代经验的制约。  相似文献   
57.
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是人与外部环境发生关系的根本方式和实际确定者,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打开纷繁复杂的意识现象的钥匙.因此,实践问题从来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58.
国际法是融合法律因素与其他哲学范畴因素的综合体。理性之于法律是其终身之目标。在众多条路径中,法哲学应是国际法追求理性真理的必然选择。法律论证理论能够以附条件的论辩达到我们认为的正确性。本文试图用法律论证理论分析平等原则之理性。  相似文献   
59.
实践唯物主义的"历史创造论"由马克思创立,列宁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将其中国化,邓小平则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中提供了系统性的理论蓝本."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创造论"是马克思"历史创造论"的具体形态,是对它的总体性理论创新.我国学术界有可能也有责任将这一珍贵的理论创新梳理成为一个学理体系.本文按照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将其展开为人民主体论、自觉实践论、实践批判论、中介实在论、社会进步导向论、实践规律论、辩证发展论、相对规律论等逐次推进的九个哲学学理.  相似文献   
60.
人学(或称人的哲学研究)是当代一切形态哲学的理论根据地.人格自我论是人学理论中的微观基础.运用知识考古学方法回顾思想史,我们看到在笛卡尔、费希特那里主要讨论的是"我"或"自我".在洛克和休谟那里主要讨论的是人格,而在黑格尔和有的哲学家那里则主要讲"个体性"或"此在论".我们必须把这些理论资源整合起来.另外,传统哲学对人的个体研究主要是人格或自我的同一性--本质问题,现代哲学则把价值问题推向前台,而马克思主义推动人学和人格自我的研究向实践论的形态转变.我们必须把本质论、价值论与实践论的研究统一起来.具有时代意义的理论研究必须能够与这个时代自然科学技术,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密切相关.而且,对社会现实生活中一些突出而敏感的人格论问题,对人格文明建设问题等都要开展批判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