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64篇
  免费   235篇
  国内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83篇
工人农民   15篇
世界政治   12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7篇
法律   2987篇
中国共产党   701篇
中国政治   1787篇
政治理论   350篇
综合类   1035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326篇
  2014年   633篇
  2013年   396篇
  2012年   523篇
  2011年   424篇
  2010年   403篇
  2009年   517篇
  2008年   474篇
  2007年   423篇
  2006年   397篇
  2005年   431篇
  2004年   627篇
  2003年   342篇
  2002年   286篇
  2001年   167篇
  2000年   135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61.
中国现时代处于一个“非常时期” ,即有别于日常政治的宪法政治时期。因此 ,政治国家的问题是我国宪法的理论基础 ,目前法学界倡言的法治主义属于一种市民社会的规则之治 ,但如何把法律人的法律上升为政治家的法律 ,或者说如何处理民法与政治法的关系 ,是当前我们国家宪法政治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而对此 ,欧洲大陆国家的公法理论和英美传统的阿克曼的宪法政治学说 ,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62.
日本修宪与民族保守主义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日本近现代宪政发展史及二战后的历次修宪思潮,认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的民族保守主义思潮作为政治家的执政理念、政策路线和政治主张,已开始影响并逐渐主导日本政坛,并发展成为日本社会和国民中的一种意识.本文指出,日本修宪已呈不可避免之势,安倍晋三执政后,对第九条的修改以及修宪后日本的走向,将成为日本各政治派别论战的重点.  相似文献   
63.
黄小育 《行政与法》2007,2(11):100-102
违宪审查制度是世界各国通行的法律制度,是依法治国,实行宪政的重要保障.我国虽然在法律上也建立了违宪审查制度,但受发展阶段的影响,还存在较多不足,无法发挥其应用的作用.吸收和借鉴域外违宪审查制度的经验,完善我国相关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64.
由于英国宪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结果,具有独特的不成文形式,因而判断它的起源不可能以某一完整成文法典的制定为标准,只能以宪法基本原则的确立为依据。本文认为.王权有限、法律至上原则可以确定为英国宪法的基本原则,这个原则是在英国古代法治传统和封建法两大母体中孕育而成的。在相当时期内,该原则一直隐藏于封建法权关系的外壳中.13世纪初,基于英国王权与贵族阶层间的特殊力量对比结构与斗争性质以及反约翰人民大起义及其胜利所提供的历史契机.这一原则实现了从封建法形态向近代宪法形态的转交.其结果是《大宪章》的订立。在此后两个世纪内,《大宪章》对于英国议会的产生和议会制度的形成、人权保障及法治的早期发展仍然功不可殁.所以,《大宪章》作为英国宪法起源的标志是当之无愧的。  相似文献   
65.
宪法与网络     
网络作为一个虚拟的世界,是否存在宪法问题呢?  相似文献   
66.
约束和控制国家权力,是宪法所体现的法治的本质精神.现行中国宪法在约束和控制国家权力方面已经确立了比较系统的制度.但由于现行中国宪法确权性、专政性和纲领性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宪法权力约束机制的发挥.中国社会主义宪政建设的任务,在于通过宪法适用,并以宪法适用为依据,完善宪法的控权性和规范性,从而推进中国宪法的权力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67.
陈泰伍 《海南人大》2006,(12):31-31,39
一、提高认识,大胆探索,正确、充分行使决定权,为实现海南经济和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发挥保驾护航的作用。讨论和决定重大事项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形式。这一职权的行使,充分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性质,也充分反映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精神。缺失了这项职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不完整的,国家和地方的政治生活就是不健全的,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在实际操作实践中,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认识,大胆探索,充分、正确地行使重…  相似文献   
68.
全国检察长会议从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高度,提出了“加强法律监督能力建设”的任务。法律监督能力总体来讲,就是正确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维护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本领。加强法律监督能力建设,必须通过加强队伍建设、履行检察职能、强化自身监督、加强检务保障等措施来实现。  相似文献   
69.
《江西政报》2006,(17):4-8
第一条 为保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推进依法治国,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相似文献   
70.
修改后的宪法确立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从修宪的背景、修宪的精神以及立法机关的解释可以解读出 ,该原则强调人权的个体性、非工具性和非功利性。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的目的具有极强的功利性 ,对权利保障的规定具有浓厚的工具色彩。因此 ,刑事诉讼法再修改时 ,应当以修宪所确立的人权保障内涵和要求为检视标准 ,重新界定刑事诉讼法的目的 ,确立或修改相关的诉讼原则、制度和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