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76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66篇
各国政治   96篇
工人农民   117篇
世界政治   23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5篇
法律   1428篇
中国共产党   3395篇
中国政治   3536篇
政治理论   1819篇
综合类   3147篇
  2024年   104篇
  2023年   515篇
  2022年   299篇
  2021年   485篇
  2020年   566篇
  2019年   462篇
  2018年   182篇
  2017年   361篇
  2016年   422篇
  2015年   666篇
  2014年   1461篇
  2013年   1329篇
  2012年   1291篇
  2011年   1149篇
  2010年   1117篇
  2009年   860篇
  2008年   807篇
  2007年   587篇
  2006年   450篇
  2005年   311篇
  2004年   197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探析道义逻辑的哲学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哲学渊源上以“权”理论取代可能世界作为道义逻辑建构的理论依据,从而可以构造出实用性强的道义逻辑语义理论,因而是一种可以探索的道路。  相似文献   
62.
我国行政监督机制的生态解读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行政生态理论视角下的我国行政监督机制具有里格斯笔下的过渡社会的某些特征,即异质性、重叠性和形式主义。本文运用行政生态理论解读我国行政监督机制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尝试从经济、社会、沟通网络、符号系统和政治结构这五个主要的生态要素来思考我国行政监督机制的构建与完善。  相似文献   
63.
我国股份制经济虽然取得了较快发展,但我国的股份制改革并非一帆风顺,目前仍存在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我国的股份化改革必须采取"辩证"的态度,既要吸引和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又要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和具体的产业政策与环境,从而"因地制宜"地推动我国的股份化改革。  相似文献   
64.
作为一个特性和分析范畴,市民社会是对个人活动领域的某种抽象和概括;作为一个实体和历史范畴,市民社会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发育生长过程,是一种私人物质利益关系的结合。必须充分认识和肯定市民社会的历史作用和一般价值,在马克思主义市民社会理论指导下,通过切实有效的途径和措施,能动建构社会主义的市民社会。  相似文献   
6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现代行政法与和谐社会具有平等、诚信、法治、公正与效率等共同的理念形态,行政法与和谐社会的理念融合,为现代行政法之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功能奠定了基础。平衡论是现代行政法的基础理论,现代行政法在政务和谐、经济和谐、社会阶层和人际关系和谐等方面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并主要通过立法、程序规制、救济与监督、职业伦理规范等方式来进行调整和实现。  相似文献   
66.
三元经济结构背景下中国农村城市化的路径依赖模式主要是通过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而实现其人口转移与产业结构转变的城镇化方式来进行的。而本文对1978—2002年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相关统计指标的计量分析发现,乡镇企业无论是其产出还是资本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吸纳能力总体上都趋向于弱化,并且呈现出比较明显的递减规律。由于“乡镇企业一小城镇”传导模式中前者核心功能的减弱将必然导致后者传导机制的阻滞,因而,必须对这种农村城市化的路径依赖模式予以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67.
谈谈中国的善意取得制度的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善意取得制度是民法物权的一项重要制度。作者通过对善意取得制度进行新的价值定位,建议在制定物权法时,应注意善意取得的制度构成,以及善意取得制度与合同法中的无权处分制度、物权法中的时效取得制度的衔接和协调。  相似文献   
68.
从企业债到公司债的法律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韬 《法人》2007,(4):32-33
“企业债”和“公司债”的差异不仅只是在于称谓上的不同以及发债主体是否局限于公司法人的问题,关键在于现实中的“企业债”完全是一种计划经济的产物,它和中国证券市场的长远发展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  相似文献   
69.
目前。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各种深层次矛盾逐渐显现,其系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日益突出,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创新、体制制度创新等各方面创新的要求也日益迫切。如何推进改革创新?如何保障改革创新?如何规范改革创新?这是加快改革创新进程不容回避的问题。不久前,中国首部改革创新法律《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创新促进条例》在深圳颁布。这部通过立法建立改革创新的动力、责任、激励机制的法律的诞生。标志着我国在改革法制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开创性的一步。  相似文献   
70.
一、公务员精神的基本内涵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公务员也不例外.公务员作为国家机关和社会公共组织的代表,承担着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重要职能.必须始终保持积极心态和浩然正气,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自觉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这种精神就是"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公务员精神.培育和弘扬公务员精神,对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公共治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