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10篇
中国共产党   30篇
中国政治   30篇
政治理论   18篇
综合类   3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社区党建工作运行机制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亚平 《求实》2003,(2):10-13
社区党建工作运行机制关系到社区党建工作的运行效率与运行质量 ,关系到社区的经济发展和社区的全面进步。规范社区党建工作机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完善社区党建组织领导体制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健全社区党建分类管理机制 ,实施规范化管理 ;构筑社区党建教育机制 ,提高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我国法律制度、法律运行、法律实现等诸多要素综合作用所形成的实践体系。从结构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包括国家法治体系、党内法治体系、军事法治体系;从内容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包括法律规范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国家法治体系、党内法治体系、军事法治体系三者具有目标的一致性、位阶的层次性、成效的相关性、作用的能动性,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三大支柱。  相似文献   
33.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新判断,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新矛盾的需求主体、需求表现、供给状况都发生了新变化。要深入学习和领悟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哲学根基,坚持实现人民美好愿望的价值追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着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以此来不断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  相似文献   
34.
陈康 《政法学刊》2004,21(2):85-88
为实现执法观念与执法方式由传统向现代转型,从第一线执法现状出发,应解决在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公正正义与公平正义、公正执法与效率保障、职能独立与警务泛化、行为危害性与人身危险性等方面存在的认识误区和矛盾阻力。  相似文献   
35.
邓小平深入思考了国有企业管理问题并从多方面进行改革:扩大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加强企业自主管理;推行经营管理责任制;倡导管理革命,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大胆学习西方的管理经验。这种理论与实践,对于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历史条件下国有企业管理水平,实现新的历史飞跃,仍具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6.
白洁 《理论前沿》2003,(13):39-40
本文通过对珠澳政府合作的现状的客观分析,对新时期珠澳政府合作的原则和思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7.
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是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重要指针,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对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产生了教条式的理解,并一度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产生了消极影响。针对这种情况,进一步澄清和梳理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的有关论述,对我们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8.
从我国的西北和西南来看,西部区域社会环境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它的多民族区域性构成。民族群体构成与分布的多样性,政治、经济、文化的特殊性,决定了西部大开发与民族发展的关系是我们思考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3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意识、价值意识和实践精神的统一,是党的各种主张的集中概括,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明确价值观主体、价值观目标和价值观功能这三个维度,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应该是富强、公平、正义、和谐。  相似文献   
40.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是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重要指针,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对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产生了教条式的理解,并一度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产生了消极影响.针对这种情况,进一步澄清和梳理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的有关论述,对我们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