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23篇
外交国际关系   47篇
法律   121篇
中国共产党   175篇
中国政治   291篇
政治理论   42篇
综合类   7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7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正根据后发优势理论,后发区域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其后发优势,就可能在相对较高的起点上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一、后发优势的内涵及贵州后发优势(一)后发优势的内涵一是后发区域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具有低成本的后发优势;二是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后发优势;三是具有引进和吸收先发区域资本、技术、制  相似文献   
22.
位于长安街东延长线起始点的通州区潞城镇,地域广阔,是通州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镇56个自然村,虽然地理位置相近,自然资源相似,但因发展思路和"两委"班子的能力差异,特别是党组织发挥作用强弱不同等原因,导致有的村党组织在群众中威信低、战斗力  相似文献   
23.
张宁  杜梅萍 《群众》2012,(12):84-85
贵州捌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民族文化,怡人的生态环境。近年来,该省充分利用先天优势和良好条件,大力发展旅游经济,促进了各业的健康持续发展。2011年,贵州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居全国第三位;今年前10个月又取得了多个世人瞩目的“历史第一”、“前所未有”和“继续趟好”。  相似文献   
2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17]1号)的要求,进一步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农业农村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等“菜篮子”食品管理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修订了《“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办法实施细则》。  相似文献   
25.
《群众》2012,(7):57
濠河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通的中心,是国内保存最为完整的古护城河之一,史载后周显德五年(公元958年)"筑城即有河",全长10公里,最宽处215米,水波浩淼,碧波荡漾,欲与西子比美;最窄处仅10米,小桥流水,似丝带彩练,又如江南恬静水乡,素有"江城翡翠项链"之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濠河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一度受到严重破坏,曾沦为淤塞、脏臭的河道。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南通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投入20多亿元,先后对濠河进行全面截污,实现了  相似文献   
26.
李德升 《理论导刊》2012,(6):87-90,98
"资源诅咒"是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国内外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从我国总体自然资源和经济增长情况的比较分析来看,我国"资源诅咒"现象的存在性还难以确定,但对省级数据的研究发现",资源诅咒"现象在一些省份确实是客观存在的。要破解"资源诅咒",就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合理的制度设计。从财政政策角度,可以通过改进和完善预算、财政收入、财政支出等方面的机制和政策来实现。  相似文献   
27.
正生态危机发生实质是人类为了获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对自然资源无止境的索取和争夺而导致的;生态危机发生的社会伦理根源是技术理性的扩张导致科学技术的异化、消费主义的盛行加重了对自然的消耗与污染、功利主义的漫延导致代际自然资源分配不公;要缓解人与自然日趋紧张的关系,解决生态危机,不仅要依靠科技、经济手段,最根本的还是要从改变人们的社会伦理观出发,用价值理性自觉地调适技术理性的非理性倾向、改变物质主义的生活方式、摒弃发展理念的功利主义,从而调节好人与人  相似文献   
28.
许芬  时保国 《求知》2012,(8):44-46
生态补偿是当前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资源枯竭与环境恶化使自然资源的供给与生态环境的服务功能和人类的持续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正视并关注这个问题。作为能够有效解决上述矛盾的方法之一,生态补偿也就随之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并成为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问题中的重大研究课题。本文从生态补偿的内涵、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国内外生态补偿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等几个层次对生态补偿进行综述,通过分析评价已有的理论成果和成功经验,最终找出了当前我国生态补偿领域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并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29.
《北方法学》2018,(6):78-89
国有自然资源特许使用权是在权力与权利相互影响、作用下质变而成的一类非同于传统权利的新型财产权。它既满足和体现着权利的公共秩序本质,又对这种公共秩序提出了更高要求:为适应其相较民法物权的特殊性,需要将自然资源"合理使用"所暗喻的公共利益价值及其与私人利益的平衡目标融入权利机制之内。故此,国有自然资源特许使用权在其主体结构上虽亦为"意志"和"权能"的"国家+公民"之双层二元主体构造,但因此种权利上附加了甚至优越的公共利益要求,所以在其权利主体配置问题上,一味强化甚或废除国家主体地位的观念并不可取,反而应该直面国家使用自然资源的现实,通过对其代理人——国有企业进行区分,而对国家这一使用权主体进行限制式重构;国家之外其他主体亦应回归正位,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  相似文献   
30.
《学理论》2015,(31)
民族地区是我国战略资源地和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但民族地区资源开发利益分配机制受限于我国对自然资源的物权的总体配置,《民族区域自治法》从自然资源物权配置之自治权方面构建了照顾民族地区利益分配的资源开发利用的制度体系,但在实践中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因而也没有体现出对民族地区权益的特殊保护。本文从民族自治地方自然资源权利实现视角,探究民族地区资源开发利益分享机制的法治化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