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6篇
  免费   140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16篇
世界政治   8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篇
法律   2067篇
中国共产党   162篇
中国政治   473篇
政治理论   125篇
综合类   643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157篇
  2014年   321篇
  2013年   224篇
  2012年   259篇
  2011年   297篇
  2010年   244篇
  2009年   260篇
  2008年   301篇
  2007年   183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合同效力问题是合同法的核心问题。实践中,绝大多数合同纠纷裁判尺度的差异就体现在对合同效力的认识差异上。可以说,一旦联系到丰富的个案,尤其是边缘性案例,很多关于合同效力的理论都失去了其解释力。刘贵祥同志在《合同效力研究》一书中,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致力于探讨合同效力中较为常见、极具理论难度因而也是极富理论挑战性的问题,需要有相当的学术勇气和理论品味,体现了其对民商事审判的一种关怀和担当,弥足珍贵,应值得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02.
法律适用的过程是司法三段论和价值判断交织的过程,在解释具体法律条文时,立法者价值判断优先。法官进行价值判断首先要进行合宪性解释,在狭义的法律解释中,宪性解释属于目的解释的一种,同时发挥着控制性规范的作用;在不确定概念和概括条款中,合宪性解释发挥更大作用应作为独立的解释方法。为规范法官在合宪性解释中的恣意,法官应遵守价值共识规则、利益兼顾原则和比例原则,并应进行充分的说理论证。  相似文献   
103.
《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31.3条(c)项在澄清条约模糊、填补空白的同时也留下了诸多疑问:哪些规则具有相关性?"适用于当事国间关系的"这个短语是否对可以适用的国际法规则的范围具有限制性作用?是否是指条约解释之时处于生效状态的国际法的全部?因此,对第31.3条(c)项立法沿革、用语含义以及相关国际司法实践的探究,对于深入了解国际条约解释规则作用的机理具有积极意义。对时际法性质的理解是审视第31.3条(c)项的一个必要前提。条约解释通常难免借助于其后的相关新条约。  相似文献   
104.
张明楷教授所著《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第二版)》于2011年出版后,再次以一种难以形容的知识魅力征服了广大读者。从形式上看,新版进行了篇幅扩容,分为上、下两册;增加了四章,基本上重写了五章,大量修改了其他各章。第二版在"序说"所述的解释理念指导下,以流畅的行文和独到的观点,继续深入发掘刑法分则的真实含义。该书既解释现行法条,又深究规范背后的理念;既阐述刑法分则理论上的重点,又解决当前司法实践中的难题,堪称刑法理论与司法实践有机结合的经典范本。法学是实践科学,刑法学研究更具有实践品  相似文献   
105.
, 《法律与生活》2012,(19):11-11
如今,网络成为相当一部分时尚女士购买国外化妆品的主要渠道。然而,她们一定未曾想到,售卖给她们化妆品的店主却有可能面临10年以上的牢狱之灾。  相似文献   
106.
“携带凶器盗窃”的司法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志军 《法学》2013,(8):138-145
携带凶器盗窃作为立法新增的盗窃罪行为方式,在司法适用中存在不少值得探讨的新问题。凶器是指打人或者杀人用的器具,以具有人身侵害危险性为其特征。应当对凶器作限制解释,将纯粹打算用于破除财物防护设施或者其他便利盗窃实行用途的器械排除在"凶器"之外。携带凶器的情节应当限定于盗窃实行阶段。携带凶器必须产生人身侵害的具体危险。应当注意区分携带凶器盗窃与携带凶器抢夺的界限。  相似文献   
107.
张鹏 《政法论丛》2013,(6):79-85
刑法上的扒窃需要充分考虑刑法目的和罪刑法定原则进行实质解释.扒窃入罪的根据应站在结果无价值立场进行分析,这一根据正是甄别、筛选和归纳扒窃概念诸要素的实质理由.扒窃行为只有达到足以造成数额较大损失的程度才能认定为犯罪.依此,扒窃是指行为人在公共领域对一般人所携带财物实施的技术性盗窃行为.同时,刑法上扒窃不以财物“随身”携带和“秘密性”为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8.
新近一段时期以来,针对一些国家之间争议岛屿的主权归属问题,国际法院适用了多重分级判案规则.国际法院2012年11月对尼加拉瓜诉哥伦比亚案的判决就是这方面的最新案例.经过审查,国际法院最终主要以有效统治作为判案依据将阿尔布开克礁群等7个岛屿判归哥伦比亚所有,而且明确了领土条约中对“附属岛屿”界定的解释规则,以及关键日期的确定及对证据可采性的影响.国际法院的判案法理及相关证据规则虽然存在某些令人难以信服之处,但对于中国等沿海国家和平解决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9.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中的新增罪名。本文以刑法体系为切入点,从概念辨析、修正案条文变动等角度解读《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并在研究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构成要件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本罪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0.
自学者2002年首次提出程序法定原则之后,学界就产生了程序法定是否是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争论,甚至出现了程序法定是"最重要的帝王原则"与"根本不是原则"的两极化观点。有关刑事诉讼的法律解释之间有冲突、有矛盾,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程序法定原则。通过对法律解释进行立法审查的制度性设计,以第三次修改刑事诉讼法为契机,在刑事诉讼法总则中明确写入程序法定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