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39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65篇
工人农民   69篇
世界政治   17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73篇
法律   882篇
中国共产党   1298篇
中国政治   2873篇
政治理论   459篇
综合类   69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255篇
  2014年   622篇
  2013年   536篇
  2012年   564篇
  2011年   557篇
  2010年   601篇
  2009年   595篇
  2008年   555篇
  2007年   446篇
  2006年   445篇
  2005年   284篇
  2004年   169篇
  2003年   140篇
  2002年   144篇
  2001年   272篇
  2000年   12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湖北宣传》2006,(6):20-20
发展不均衡成为文化产业发展主要问题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但区域发展不均衡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992.
本文在对城市建设投入模式、中国城市建设制度变迁历程、城市建设性质等问题进行分析基础上,探讨了资本市场在中国城市设施建设投资中的作用,并提出了加快城市设施建设的金融支持创新对策.  相似文献   
993.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贝克尔(Gary S.Becker)提出了一个与当时权威观点大相径庭的理论:犯罪是一种理性行为。实践证明,贝克尔的理论是正确的,他的理论对美国的司法政策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本文重点讨论以下三个问题:(1)在贝克尔的理性选择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当前经济犯罪的行为特征和产生的原因,并进一步对我国经济犯罪活动进行有限理性和非理性分析。(2)打击和预防经济犯罪的实质是司法部门与罪犯之间的博弈。本文第二部分利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以典型案例为对象,分析我国经济犯罪与打击预防经济犯罪双方的博弈的策略、支付、均衡、结果等。(3)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依据理性选择理论和博弈论思想提出打击和预防经济犯罪的战略原则、制度设计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4.
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云南省委、省政府重点扶持做大做强和实施“倍增计划”的特大型联合企业。2005年生产电解铜322551吨,电锌41000吨,黄金6026公斤,白银403吨,硫酸76万吨,矿产精矿含铜100500吨,总资产137亿元,销售收入140亿元,利税16亿多元。目前,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名列中国铜工业第3强,中国500强企业第297位,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主产品“铁锋”牌阴极铜获中国名牌称号。  相似文献   
995.
最密切联系原则自20世纪中叶产生于美国,现已为各国国际私法立法所采纳,对晚近各国的冲突法立法造成了深远影响.从经济学的角度,它是对各方效益最大化和效率的追求,但不加限制的最密切联系原则却会造成诉讼成本和司法资源的浪费.所以我国在合同等领域的冲突法立法中可以采用最密切联系原则,但对该原则赋予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必须给予适当的限制.  相似文献   
996.
997.
为建构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企业伦理理论和规范体系,正确确立企业社会责任,从求利--企业经济行为的内因驱动,求德--企业经济行为的外在规制,均衡--企业经济行为的理性抉择三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998.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在分税制的基础上实行的一种财政调节制度,是协调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强化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运用博弈论的思想,分析了纵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战略选择,并针对我国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何改革和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9.
刘伟忠 《理论探讨》2007,(3):132-135
公共政策是政府协调社会各方利益冲突的“安全阀”和“调节器”。在我国,一些政策研究者与政策实践者习惯于将公共利益的实现作为公共政策的目标导向。然而在理论上,对公共利益的诠释各异,争论绵绵;在实践上,公共利益的实现困难重重。在和谐社会语境下,人们对公共政策的期待必将更倾心于其在均衡和协调社会多元利益的特有功能上。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公共政策的目标导向必须而且应该从固执地追求事实上难于真正实现的公共利益向均衡和协调社会多元利益位移。这不仅有助于实现公共政策的公平和正义,对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科技动态     
《辽宁警专学报》2009,(6):112-112
辽宁警专25项辽宁省公安厅科研计划项目获准立项并通过验收 根据2009年度辽宁省公安厅公安民警教育训练工作重点,为“切实提高公安民警的综合素质和实战本领、切实加强公安队伍的职业化建设”,推动公安民警教育训练工作规范化、科学化,辽宁警专申报肼度辽宁省公安厅科研计划专项研究课题31项,其中25项研究课题获准立项并于2009年6月全部通过验收。经专家组对提交材料进行审核和质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