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44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30篇
中国共产党   78篇
中国政治   120篇
政治理论   73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张茉楠 《党政论坛》2009,(16):45-45
一是全球经济自主性增长乏力。在主要经济体的超宽松货币政策和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的强大推动下,全球经济大幅度下滑初步得到了遏制。由于主要经济体己步入零利率的“定量宽松”货币政策时代,未来流动性泡沫导致的长期通胀压力和政府财政负担的加重使“去政策化”预期不断加强,大规模刺激计划不可持续,  相似文献   
42.
余力  舒眉 《现代领导》2008,(1):12-12
在全面通胀、经济过热、股市楼市狂飙的阴影下,2007年12月5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这是10年来的首次。其中要义是全力收缩中国市场上的流动性,在高层的政治决心下,中国的CPI上涨和经济过热能被驯服吗?  相似文献   
43.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目前在中国经济与资本市场论坛上表示,治理通胀有利于长期发展,政府不应对目前经济发展中的调整托市。樊纲说,在目前的环境下,任何一个政府都会将控制CPI上涨当作优先任务。  相似文献   
44.
目前,物价成为人们时常议论的一个热门话题。我国的物价从2003年起连续4年保持基本稳定,但自2007年以来持续攀升。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打破了2003年至2006年保持的年均上涨2.1%的“高增长、低通胀”良好态势,自2007年8月连续5个月CPI同比增幅突破6%,全年平均上涨4.8%,成为自1997年以来的年度最高涨幅。  相似文献   
45.
邬琼 《南风窗》2010,(9):70-71
在更深层次上增加居民实物及货币收入是中国经济必将面临的长期挑战。2010年的通货膨胀则将中国经济失衡的矛盾全然摆上台面,考验决策者的智慧与能力。  相似文献   
46.
面对当前的复杂形势,政策设计不仅要解决长期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同时又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突出的紧迫问题,而这些,又必须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前提下进行——在复杂环境中把握好调控的基调和尺度,是对未来一段时期经济发展提出的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47.
梁优彩 《求知》2008,(7):14-15
今年1月~4月主要价格指数的变化趋势表明.通货膨胀压力呈现上升趋势.我国正面临着近12年来最严峻的通货膨胀威胁。4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达到8.5%,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2.1%.涨幅连续3个月超过20%,继续成为推动CPI上涨的主要力量。1月-4月.在食品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带动下.我国CPI同比升幅除1月为7.1%外,后3个月都超过了8%。尽管4月CPI比3月有所回落.且猪肉、鲜蛋等前期涨幅较大的食品价格出现趋稳迹象,但未来几个月的通胀形势仍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48.
论通货膨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内国际环境更加复杂多变,通货膨胀现象越来越严重。如何使通货膨胀率控制在可控范围并成为经济发展的润滑剂就显得越发重要。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大国可以运用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加强法制管理等方法进行综合治理,从而走出世界经济危机的阴影,实现经济的稳步发展,并逐步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49.
从政策目标的角度而言 ,我国相对积极的货币政策在防范金融风险 ,提高金融资产质量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 ;从货币政策作用的时滞性的角度看 ,我国目前实施的相对积极的货币政策和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效应正在逐渐凸现 ,中国经济已陷入凯恩斯流动性陷阱的认识是极为片面的。为确保我国宏观经济的持续增长 ,3% - 6%的温和的通货膨胀政策 ,应是我国中长期宏观经济操作的主要目标和基本归宿。当前 ,进一步健全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已成为我国金融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50.
张捷 《党政论坛》2011,(20):8-9
中国的GDP只有美国的1/3左右,但广义货币M2却与美国相当,这也意味着在通胀过程中,有着更多货币在流通的中国更容易被“掠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