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65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40篇
各国政治   27篇
工人农民   19篇
世界政治   122篇
外交国际关系   46篇
法律   612篇
中国共产党   1351篇
中国政治   1461篇
政治理论   904篇
综合类   1121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446篇
  2022年   212篇
  2021年   317篇
  2020年   355篇
  2019年   267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211篇
  2014年   448篇
  2013年   348篇
  2012年   369篇
  2011年   376篇
  2010年   323篇
  2009年   295篇
  2008年   290篇
  2007年   215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富有科学内涵,其价值意蕴体现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而其实践逻辑则是在"平等尊重、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和共享共赢"理念的引领下,遵循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丰富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合理秩序。  相似文献   
162.
陈姿含 《理论探索》2020,(3):113-120
在技术驱动和公共管理职能转变的需求下,公共领域算法决策得到广泛应用,其在管理职能和方式中的独特性是规则调整的前提。算法决策同公共权力的结合,使得技术发展无法中立,且在机会平等表象下可能造成对权力秩序的冲击和对个体权利的侵害。传统的法学调整方法面临分散的个体发展同民主秩序稳定、风险预测与因果关系、权力赋予与权利保障等矛盾的协调问题。公共领域算法决策的法律规制必须在算法系统、价值选择、制度构建和评估标准层面进行引导。  相似文献   
163.
学术界对公共服务的关注点,集中于效率、整合、效果、战略、客户中心等以公共产品为逻辑出发点的研究,当今社会"互联网+"模式将冲破原本固化的利益体系,成为治理主体打破信息孤岛和信息垄断的重要手段,社会公众也将通过参与供给的价值链过程来实现资源整合。主要关注公共服务领域的价值共创概念和关键要素等,在基于传统资源供给"单链条"思维的基础上,探讨从产品主导逻辑到服务主导逻辑公共服务链条上主体价值共创角色的转变。指出在"互联网+"时代下以数据作为主导思维推动公共服务变革的可行性,探讨数据主导逻辑下公共服务价值共创机理运行,提出了规划者、生产者以及公众为核心的新的互联主体结构关系。  相似文献   
164.
正标题是在集合概念的意义上使用,但鉴于也许有人无视它的语境,非要抠字眼,那说的是"某些经济学家"吧。前段时间,一女子在北京一家医院怒斥黄牛抢号的视频引发关注。她斥责黄牛将300元的挂号费炒到了4500元,而她从外地特意赶来,排了一天都没挂上号。舆论引爆后,警方介入调查,北京市卫计委表示将配合公安机关开展打击扰乱医疗机构正常就医秩序的行动。从官方的行动和表态来看,黄牛干这种事是不正当的,涉嫌扰乱就医秩序,属打击之列。而民众对  相似文献   
165.
让高校学生对其自组织进行自我治理具有多重意义。高校可以借助自组织理论的指导构建大学生日常事务的自治组织,加强学生事务的自我治理,在学生群体中营造"自治、自理、自由、民主"的氛围,彰显高校学生事务自治价值,提升学生自治自理能力,构建师生利益共同体,达成学生多元价值共识,最终实现校学生事务的高效治理。  相似文献   
166.
郑萱 《江苏政协》2021,(2):27-27
1月20日,省政协召开党组(扩大)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根据省委部署要求,研究贯彻落实工作。省政协党组书记、主席黄莉新主持会议并讲话。黄莉新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为我们进一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不断取得新胜利提供了科学指引。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刻认识到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决定的,切实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相似文献   
167.
<正>美国建国以来,两百余年,国势日昌。其宪政体系基本延续未有大变,国家地位则从北美一隅的孱弱联邦上升为全球霸主,这种变与不变相映衬,难免令世人赞叹其制度之"伟大坚韧",并由此产生出制度决定论的思维范式,遂成当前西方社会科学之主流。美国的壮大,常被解释成制度优势的体现;美国成功渡过诸多国内外危机,也成为美国制度弹性和纠错能力的最好注解。沿此逻辑,不少社会学家习惯于给后发展国家面临  相似文献   
168.
心理健康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维度。习近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做出了许多重要论述。习近平关于心理健康的重要论述有其内在生成逻辑:以全球严峻的心理健康形势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为时代背景;以马克思主义人本心理观与中国共产党人心理健康理念为理论渊源;以我国心理健康服务模式发展、主体成长、教育培训增强、管理监督完善为实践基础;以中国传统"和"文化思想与"治未病"思想为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169.
梁天美 《理论研究》2020,(3):40-49,76
制度建设是关系国家发展、政治稳定、人民生活的根本问题,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制度建设分量更重、要求更高、作用和意义更为突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制度建设的内在逻辑研究,正确理解党领导国家制度建设的价值取向,积极探究党领导国家制度建设的有效途径,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0.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价值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人民主体地位作出了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具有丰富的理论意蕴:在主体形态上,强调人民是共同体与个体主体相统一;在主体实践中,明确人民作为创造主体和需要主体相统一;在主体利益上,注重人民利益的全面性与协调性相统一;在主体发展中,促进人的自由自主与坚持党的领导相统一。习近平关于人民主体地位的重要论述,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的新境界,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价值指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