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3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34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732篇
中国共产党   194篇
中国政治   304篇
政治理论   115篇
综合类   35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给付行政是与干预行政相对而言的,随着对服务行政这一政府职能需求的出现,给付行政成了树立政府形象、增进公共福祉的主要手段。具体而言,给付行政行为包括实施社会保障、兴建公共设施、兴办公共事业、实施行政指导等行为以及为此而担负的相应的行政合同、职工待遇等义务的履行行为。进行给付行政是政府必须履行的一项较高层次国家义务,而享受政府的行政给付也是公民或法人一项新的财产权利。在给付行政行为中,政府的诚信主要体现在客观诚信与主观诚信两个方面,且两者缺一不可,否则将出现政府诚信缺失的危机。  相似文献   
102.
邱兴隆 《政法学刊》2001,18(1):12-19
犯罪的严重性是犯罪的客观危害与主观恶性的统一,它构成决定刑罚的分配的重要基准.对犯罪的严重性的评价应该以体现犯罪的客观危害与主观恶性的所有因素为标准.对犯罪的客观危害的评价应该考虑犯罪所侵害的权益的意义、犯罪的危险的大小、所造成的实际损害的轻重、犯罪的对象、时间、地点与实施程度;对犯罪的主观恶性的评价应该考虑犯罪的罪过形式、犯罪的动机与目的、认识的内容、犯罪的起因、犯罪人的生理与精神状况、犯罪人的身份以及犯罪人在犯罪中的表现.鉴于作为犯罪的严重性的组成部分的客观危害与主观恶性构成既统一又对立的关系,对犯罪的严重性的统一评价应该相应地遵循对立统一律.  相似文献   
103.
随着新世纪的钟声缓缓敲响,中文域名纠纷也会耐不住寂莫,在中华大地上将熊熊燃起.  相似文献   
104.
非典型性犯罪行为之刑法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法现有的条文规定多是出于对典型性犯罪行为的规定,而由于现实生活的复杂性,存在许多非典型性的犯罪行为,囿于刑法规定的局限性以及对罪刑法定原则机械、形式的理解.对这些行为的定性往往存在争议.如果能够通刑法解释厘清非典型性犯罪行为与典型性犯罪行为的关系,那么问题就会简单许多.在刑法解释上可以解决的问题就没有必要再上升到立法修改.  相似文献   
105.
污染环境罪的主观罪过形式一直是困扰司法界和理论界的难题,理论界关于主观罪过形式问题的争论不断,主要有故意说、过失说和复合罪过说。如果坚持过失说,那么行为人对违反法规是"明知"的,但对危害结果是过失的,这实质上是双重罪过。复合罪过说不符合我国刑法"同一罪名,同一罪质"的立法原则。因此,在实然层面污染环境罪的主观罪过应坚持故意说。在应然层面应该将本罪罪过分开分条设置,分别包含故意和过失。另外,适用严格责任有悖于中国刑法的立法基础,违背了刑法的谦抑性。  相似文献   
106.
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并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既是我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以“新解放”推动“新跨越”和“新崛起”,必须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改造我们的主观世界,改变那些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用科学发展观武装我们的头脑,使科学发展观真正内化为世界观和方法论,转化为行为的准则和自觉行动,以推动我们的思想大解放和经济社会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07.
名家讲坛栏目自开办一年半以来,深受读者欢迎。从今年第一期开始,连续登载本刊特约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董明博士讲授的《领导艺术:一门可操作的学问》专题讲座,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8.
本研究采用量表对黄石理工学院893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的关系进行考察。调查的结果表明,大学生获得的主观支持要对心理健康发挥作用,必须以支持利用为中介,而客观支持既可以以支持利用为中介间接地对心理健康产生作用,也可直接对心理健康产生作用。此外,女生在支持利用方面的得分要显著高于男生;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在客观支持上的得分要显著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非独生子女在支持利用上的得分要显著高于独生子女。  相似文献   
109.
犯罪嫌疑人主观状态的认定一直是刑事司法中的难题。情状鉴定作为一种特殊的鉴定种类,主要关注犯罪嫌疑人的主观状态和环境调查,可以作为一种辅助认定犯罪嫌疑人主观状态的方法使用,在查明犯因、审查起诉、精准量刑、社区矫正等方面作用凸显,而我国对于该鉴定方法关注相对较少。结合日本的实践经验和我国国情,可以合理借鉴情状鉴定相关制度和方法,整合现有检验方法,科学认定主观状态;合理分配司法资源,精准辅助案件量刑;借助科技聚焦精准,量化检验减少误差,逐步实现科学认定犯罪嫌疑人的主观状态,推动我国刑事司法进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0.
张光成 《岭南学刊》2009,(4):111-115
由于心(精神、意识)别于物的性质,虽然精神世界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但在反映过程中客观的物质世界则反映为一个主观的心世界。精神世界具有能够照临物质世界而又能够不拘泥于物质世界的反映性、灵动性和能动性,精神世界是以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评价、意志、目的和理想为基本内容。这一精神世界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化,这一主观化使世界成为一个为我化的精神世界。如果说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唯物主义的客观形态,那么,这一主观化的为我的精神世界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主观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