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0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篇
法律   73篇
中国共产党   70篇
中国政治   152篇
政治理论   62篇
综合类   10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1 毫秒
21.
陈晋 《学习导报》2014,(1):39-41
“读书要为天下奇” 出身农家的毛泽东,在韶山发蒙之初,和其他农家孩子没有两样,不过是略识之无,为谋生之备。他当时的读物,无非是私塾必教的《三字经》《幼学琼林》等蒙学读本,《论语》《孟子》《诗经》等经学典籍,以及《左传》《纲鉴易知录》等史传著述。在韶山纪念馆,  相似文献   
22.
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在面临转型升级压力下,积极探索“产城互促与转型升级”的高质发展道路:一是准确的街道定位与产业定位;二是科学的规划与产城互促安排;三是产城互促中的城市改造更新;四是产城互促中的产业转型升级;五是政策安排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在此过程中,政府的引领作用、科学的规划布局、优化的软硬环境、完善的配套措施以及独特的区位优势是新安街道经济社会高质发展的五大关键与保障.  相似文献   
23.
蒋尉 《中国律师》2014,(7):62-63
正合作社作为加强弱势群体力量的经济形式,在实现经济主体间的公平竞争、维护权利和抗衡滥用权力、解决诸多社会问题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梳理合作社制度在我国的发展,比较分析我国合作社法律理念的偏差,以期为中国合作社制度重建探路。  相似文献   
24.
司法鉴定缘何而乱 目前,由于国内没有统一的“司法鉴定法”,散见于三大诉讼法中的司法鉴定根本无法约束层出不穷的问题。  相似文献   
25.
社会转型期日益增长的群体性事件涉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际、族际及不同文化间等五方面的关系紧张与冲突,本文以社会稳定为研究对象,基于和谐之视角,对五重关系加以分析,进而指出社会稳定之道在于天人相携、人社互善、人际和谐、民族和睦、文化多样。  相似文献   
26.
行业协会是指同一行业的商事主体为增进共同利益、维护合法权益而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从制度动力学的视角来看,行业协会组织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为满足商事主体间顺利交易的需要,作为一种契约履约机制自发形成并不断演进的。由其生成路径决定,行业协会法人具有非营利性、互益性,是一类私法人。  相似文献   
27.
狄更斯作为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工业小说"创作者的代表,其作品历来受到评论家的极大关注.与其他作品相比较,<荒凉山庄>在我国处于相对冷落的地位.重新审视作品中众多人物间的人际关系,可以揭示出狄更斯既批判了中产阶级以钱财为主导的价值观,又塑造了伊斯特和乔治这样的正面人物,作为对卡莱尔所批评的"现金哲学"的有力呼应.以此证明<荒凉山庄>是狄更斯回应"进步"话语的又一部巨著.  相似文献   
28.
中国互益性社团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政治发展的产物,也是影响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互益性社团的产生具有自己独特的背景和特征,在影响政策制定、提供多方位信息、整合成员利益、促进民主政治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国政治发展的进程,要通过提高公共权力的自主性,形成公平的利益实现机制;加强政府对互益社团的扶持与引导,实现互益社团行为的有序化;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严明法律,吸纳舆情,维护和反映社会公众的整体利益,形成中国互益性社团发展的良好格局.  相似文献   
29.
社会转型期农民外出务工现象的社会学视野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旧式现代性向新型现代性的推进,社会秩序结构由“非自愿模式”进一步向“协议模式”转变,国家与家庭的关系由恶性互动逐渐转变为互构共变,农民由滞留农村转为外出务工。从社会学新型理论“社会互构论”的观察和研究视角,对社会转型期国家与家庭这两大行动主体的互构共变关系,以及相应的社会秩序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和解释。  相似文献   
30.
杨升祥、解琦主编的《披览前踪鉴往开来:中外近现代历史专题比较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99年6月版)一书,提供一个总结、借鉴与运用历史经验的文本。该书在广泛吸纳学术界新近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比较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以“披览前踪鉴往开来”为宗旨,对中外近现代历史中重要发展阶段有关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中的规律,总结值得借鉴和运用的基本历史经验,值得人们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阅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