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0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篇
法律   73篇
中国共产党   70篇
中国政治   152篇
政治理论   62篇
综合类   10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司法实践中,电子证据审查工作普遍存在难以着手、流于形式的问题,主要呈现为电子证据审查因由混乱无序致使劳而无功的现象。为解决上述问题,办案人员应当遵循电子证据聚焦式审查原理,剥离审查过程中的无效干扰因素,围绕可能影响案件事实认定的焦点问题展开审查工作。其具体方法包括:一是以聚焦争议事实为审查方向;二是以聚焦“鉴-数-取”体系为审查对象;三是以聚焦“关联性-真实性的主辅骨架”为审查标准。  相似文献   
72.
73.
吕宗慧 《学理论》2010,(6):201-202
模因理论是应用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揭示出语言的传播规律。互文性理论是西方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文化思潮中产生的一种文本理论,显示出语篇话语的多重交织特性。模目论与互文性的内在联系,为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4.
基于对政治共识内涵与结构的梳理,简要分析了当代中国政治共识的历史演进、基本内容及现实挑战,论述统一战线凝聚政治共识的内在机理,总结出建构包容性政治与实现差异性团结是统一战线凝聚政治共识的有益探索。依循“结构—过程—功能”的分析框架,着力探讨统一战线凝聚政治共识的系统结构、运行过程与治理功能,得出统一战线凝聚政治共识结构的调适和功能的优化在于机制的畅通。由此,提出新时代广泛凝聚多元社会的政治共识,需要实现协同型组织领导机制、复合型政治整合机制、发展型理论创新机制、制度化利益协调机制和协商型政治沟通机制的多维互嵌。  相似文献   
75.
胡军 《政策瞭望》2010,(10):36-37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江东区共有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4.2万,占户籍人口的15.8%,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呈现加速之势,老龄人口比例增速位居全市前列。而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养儿防老"的难度已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76.
刘永 《就业与保障》2023,(8):169-171
“三全育人”与大学生就业教育中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育人内容与环节等方面都存在互融互通。以两者的互融互通为基础,以当前大学生就业教育存在的大学生就业观念不理智、高校就业教育工作不完善、政府引导就业教育不充分、企业招聘观念不合理等情况为问题导向,以构建“三全育人”视域下的大学生就业教育体系为基本路径,可以有效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升大学生就业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全面性。  相似文献   
77.
意大利作家乔万尼·薄伽丘的《十日谈》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场合提及的短篇小说集.特别是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专门谈及《十日谈》.从大历史观来看,这本小说仍具有极强的当代价值,为助力我国文艺工作更上一层楼、促进中西文明互鉴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8.
刑事习惯法在人权保障中扮演着"维护者"和"破坏者"的双重角色。国家法单纯对刑事习惯法进行改造或者予以宽容都不能解决刑事制定法与刑事习惯法的协调问题。应当建立一种刑事制定法与刑事习惯法的"互养式互动"模式,一方面在刑事制定法的制定过程,应密切关注民间知识和民间智慧,通过制度细节吸收刑事习惯法,另一方面刑事习惯法要根据刑事制定法的基本原则和行为标准自我调适。同时,在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中将刑事习惯法考虑进去,给刑事习惯法留下合适的空间,适当扩大自诉罪名范围,刑事和解中也适当参照刑事习惯法来作为判断依据。通过"互养式互动"模式形成合理的法律机制,最大程度地消除刑事习惯法在人权保障中的消极性,释放刑事习惯法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79.
域外法医鉴定机构设置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媒体批露的多起轰动全国的群体性事件都因当事人对公安机关法医鉴定结论不服,导致群众与当地政府的矛盾逐步激化而引起。法医鉴定机构附属于公安机关确实可能导致鉴定人员被迫甚至故意迎合办案人员,出具符合办案人员主观预期而违背事实的鉴定结论。在其他国家和地区,警察机关虽然大多设置鉴定机构,但警察机关鉴定机构通常只进行法医鉴定以外的鉴定,法医鉴定必须委托警察机关以外的机构进行。在我国,要想增进当事人及社会公众对法医鉴定结论的信任,必须将法医鉴定机构从公安机关剥离出来。  相似文献   
80.
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野,可将社会稳定分为统治型与治理型两种模式。在现代社会,国家制度建设、国家与社会的协调互动以及治理型稳定的实现,三者是同一过程。中国社会正处于矛盾凸显期,运动式的、非制度化的“维稳”模式无法适应构造长期社会稳定的内在要求。因此,必须推动社会稳定从统治型转向治理型,其内在机理是:实现国家自主,规避“掠夺型”或“俘获型”国家现象;实现社会自律,增强社会自组织、自调控的能力;实现国家与社会的制度化、程序化互动,保障两者之间的互促性均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