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12篇
  免费   242篇
  国内免费   150篇
各国政治   178篇
工人农民   192篇
世界政治   652篇
外交国际关系   451篇
法律   5888篇
中国共产党   6044篇
中国政治   7682篇
政治理论   3335篇
综合类   5582篇
  2024年   100篇
  2023年   506篇
  2022年   300篇
  2021年   422篇
  2020年   486篇
  2019年   444篇
  2018年   168篇
  2017年   280篇
  2016年   477篇
  2015年   964篇
  2014年   2361篇
  2013年   2196篇
  2012年   2596篇
  2011年   2500篇
  2010年   2224篇
  2009年   2363篇
  2008年   2511篇
  2007年   1955篇
  2006年   1557篇
  2005年   1293篇
  2004年   1092篇
  2003年   902篇
  2002年   892篇
  2001年   637篇
  2000年   509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李清华 《中国民政》2012,(10):48-48
军队离退休干部离开熟悉的军营,来到纷繁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中,因地位的变换,难免产生失落感,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因角色的转换,可能对老军人转成新市民感到不习惯,对老本钱与新贡献感到不相称,对个人价值产生困惑:因部队的传统思想与社会的时尚观念不合拍,难免对一些社会现象产生费解,导致老观念与新思路不融合。上述矛盾时常撞击着军休干部的思想、影响着军休干部的情绪。  相似文献   
992.
2011年我国GDP占世界总量比重已经达到了10.48%,跻身于世界大国的行列,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阶段不仅是我国发展的"黄金时期",更是一个"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在这个时期,不仅要重视"社会主义大蛋糕"的创造,更要重视"社会主义大蛋糕"的分配。一旦各个社会阶层之间产生利益冲突,形成利益矛盾,将会直接关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大局。因此,客观分析当前我国社会内部利益矛盾冲突,化  相似文献   
993.
2012年兴起的网络词汇"中国式过马路"是对国内行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概括,当全民围绕国人素质问题展开一场口诛笔伐的论战时,也需要从法律制度的层面进行一番检讨。"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的背后,存在多重法律价值与利益的冲突。本文将对"中国式过马路"中存在的法律价值及利益冲突进行分析和梳理,在此基础上探求解决冲突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4.
百色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首次在民族地区成功发动武装起义、建立革命根据地的伟大实践。党在起义期间立足左右江地区革命实际,坚持理论掌握群众,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坚持民族平等,促进民族交融;坚持民族团结,带领各族群众共同奋斗、共同发展;坚持尊重差异,改革陈规陋习。这些探索是党早期在民族地区系统实践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尝试,其经验为党在以后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奠定了深厚的实践基础,为新时期做好民族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995.
在我国实现高等教育"由大转强"的历史性跨越之时,《高等学校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颁布实施。《办法》紧紧抓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这些"关键少数",提出了新的规范要求,是选拔和使用高校领导干部的"标尺",具有新的内涵和特征。《办法》贯彻了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战略,体现出政治价值理念、专业价值理念和道德价值理念,具有很强的实践意蕴。  相似文献   
996.
习近平关于文化自信的精辟论述,深刻揭示了文化自信的时代内涵及其理论依据,为新时期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方向。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世界潮流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领导地位,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多元文化时代的价值引领,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创新,不断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国际文化话语权。  相似文献   
997.
关注人的发展和实现人的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意义,实践中由于对意义的置之不顾,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失去了本真,走向了异化。走出意义危机,改变举步维艰的现状,需要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从人本角度进行归因反思,并以此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变革的内在趋势。  相似文献   
998.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人文关怀意识是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产生的重要条件,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保持正确政治方向的前奏和先导。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人文关怀意识是一种充满人性关怀、文化关怀、情感关怀的价值意识、教育理念和思维方式。在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随着"事""时""势"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人文关怀意识的外化不是为了束缚学生,而是为了学生自由个性的解放与发展;不是为了规范学生,而是为了示范引领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不仅仅是出于职业需要,更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概而言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人文关怀意识的外化是教育主体将思想政治教育"理想的意图"转化为学生"理想的力量"的过程。  相似文献   
999.
中国共产党的阶级本质及其先进性,造就了党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家富强、社会全面进步、人民幸福为己任,为了理想和信念,为了人民事业甘于奉献和牺牲的自觉政治团体意识。政党精神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并巩固,其实现形式在不同历史阶段和历史时期不断创新,形成理论基础的科学性、团体意识的先进性、内在驱力的传承性、政治定力的确定性等四个特征。弘扬政党精神,可以有效地消解对党的建设错误认识,创新实现路径及其表现形式,发挥其引领社会进步的价值功能。  相似文献   
1000.
"之母"的涵义本身是一个隐喻。"母"的各种语义构成了意义彼此关联的系统,由此"母"一词构成了一个关于对象间关系的综合意象,一词多义现象与隐喻作为人类的认知机制相关。要确定"之母"的准确涵义,需要将其放在"民法乃万法之母"整个句子的语境中进行,才能弄清楚整个句子指派给这个词的意义。在知识论层面上、在逻辑层面上,该句子表述的观点是不成立的。但在价值论层面上,该句子能够成立,就此而言,"民法"一词本身也是一个隐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