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5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52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20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1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晋海 《广东法学》2001,(6):29-36
在环境侵权中,存在某一加害人之单独排污行为造成他人人身或财产权益损害的情形,但也存在许多这样的情形:受害人所受损害并非由某一个加害企业的排污行为所造成,而是由数企业排污行为所造成。对于后一情形有学者称之为复合污染、复合公害或集合公害。笔者认为,复合公害应属于共同侵权行为的范畴。因此,可以称复合公害为环境共同侵权行为。  相似文献   
32.
日本的公害刑法与环境刑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日本环境法制经历了从公害防止型至环境保全型的转换,在此过程中刑法也随之发生了由公害刑法至环境刑法的转换。本文以这种历史转换为线索,具体讨论日本刑法在环境保护法制不同发展阶段上的作用、特征及局限性。  相似文献   
33.
“疫学因果关系”与我国刑法理论的借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疫学因果关系是一种以流行病学为基础的因果关系理论,其在大陆法系的德国、日本的刑法学界已得到相当程度的确立。该理论适用于环境犯罪等公害犯罪中,突显了刑法的功利价值观,其对我国现行刑法理论有着充分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4.
<正> 野村好弘所著《公害法基础知识》一书,约为三十万字,是在《公害法基础知识(正篇)》(1970年10月出版)、《公害法基础知识(续篇)》(1971年4月出版)的基础上,由作者加以综合整理,全面进行修改后,并补充了新的公害法内容以及新的观点,于1973年由帝国地方  相似文献   
35.
应对突发性公害危机,公权力起着重要和关键的作用。但公权力在应对突发性公害危机中有意无意地扩张,常常会对公民的私权利构成威胁和侵害。西方有着对公权力的扩张保持高度警惕的传统,在我国公权力行使中也需要一种有效的制约,否则非常容易构成对私权利的侵犯。本文从中西方不同的价值理念、制度设置中的差异、不同的民众意识三个方面探索对保护私权利的深层影响。  相似文献   
36.
环境公害是基于人类活动的作为与不作为而产生的一种公共生存环境损害行为。从司法审判与社会发展的实证考察,由于经济本位体制、犯罪与非犯罪行为、公害防控和救济体制稀缺导致大气污染、水土污染、噪音、公共建筑损坏、生态资源破坏、文化遗产破坏等公害类型越发剧烈,严重影响着人类公共生存环境。而环境公害与防控公害的博弈存续态势,使构建公害诉讼防控环境公害变得越发紧迫和重要。  相似文献   
37.
人的发展,无论是类整体的发展还是个体的发展,固然依赖于一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提供的物质基础,但更为主要的,则是取决于人类自身为自己营造的社会环境和提供的社会条件.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市场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由于物质利益的驱动,背信弃义、弄虚作假、欺诈行骗等诚信和契约精神缺失现象已不断滋生蔓延,并逐渐形成一种社会公害.  相似文献   
38.
政府面对公害危机的整合传播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性公害危机出现时,政府必须和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实现“转危为机”,树立和维护政府良好形 象。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政府有关部门首先要分析危机中社会公众的情绪状态和信息需求,在此基础上整合意见领 袖、公共组织、大众传媒和商家等信息传播媒介的传播行为,从而达到与社会公众有效沟通的目的。  相似文献   
39.
《政法学刊》2018,(3):59-64
面对生态环境损害频繁发生,美国、欧盟和日本较早地开始尝试用法律的手段来救济生态环境损害。以美国的《超级基金法》、欧盟的《环境损害责任指令》和日本的《公害防治法》为代表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立法在救济生态环境损害的司法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美国、欧盟、日本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立法进行考察,为我国将来制定生态环境损害责任法律制度提供启发,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道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0.
犯罪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是当今世界的一大公害。从犯罪学对其进行分析,犯罪是一种反常的行为,它是社会病态的反映,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就不可能孤立社会而独立存在,它必然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道德等诸多因素密切相联,它是“社会的综合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