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3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5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东盟国家的政治体制多种多样,当今世界的基本政治体制类型在东南亚都可以找到。主要有5种类型。人民代表制国家:越南、老挝东盟10个国家中,有8个资本主义国家,2个社会主义国家。后者即越南和老挝,两国都由共产党执政领导,实行人民代表制度。1945年越南宣布独立后,1946年颁布了第一部  相似文献   
12.
伊曼纽尔·康德是著名的德国思想家.其名著<永久和平论>表达了这位伟大学者有关战争与和平的最重要见解,康德的政治学说也由此成为了国际政治理想主义和自由主义学派的重要思想源泉之一,迄今依然保持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宪政是现代国家基本制度之一,是现代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保障。制度原则与法律原则分别是理解宪政的不同理路。雅典民主制与罗马共和制是宪政的重要渊源,通过对宪政理论家戈登对雅典民主制与罗马共和制的分析,更有利于把握宪政这两种内涵的张力。  相似文献   
14.
在马基雅维利看来,政体不过是现实中政治权力的分配与运用方式.而从古到今,统治人类的一切国家,一切政权,不是君主国就是共和国.马基雅维利一方面把与暴力、恐怖、重民相伴的君主制作为实现意大利统一、安定和强盛的有效统治形式;另一方面,又把自由、法治、权力制衡的共和国作为他心中理想的国家形式.而渗透马基雅维利政体思想的主线其实是国家秩序的至上主义.  相似文献   
15.
洛克作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激进派政治思想家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较早地提出并系统阐述了有限政府的理念,其从自然状态学说的维度对政府的来源、政府权力的分立及其规制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近百年后,以汉密尔顿等人为代表的“联邦党人”在为推动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所设计的复合共和制国家结构形成的最终确立而发表的一系列政治论文中,进一步阐发了洛克的有限政府理念,并在理论建构上形成了美国式的双向限权政府模式,从而奠定了近代以来美国联邦主义之下的联邦与州政府间的权力分割和规制的关系形态。  相似文献   
16.
《公民导刊》2008,(9):44-45
说起最早的现代共和制国家,很多人都会追溯到1776年成立的美国。实际上,就在美国独立的同一时期,华人曾在世界第三大岛——东南亚的加里曼丹岛西部建立了一个兰芳共和国。作为亚洲第一个现代共和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现代共和制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17.
古希腊和古罗马民主共和制时期政治制度体现出政治发展的特征.政治发展表现在政府当局追求稳定性、结构专业化、法治化、民主化等四个方面.传统社会政治发展是一种较小规模和民主程度不高的低度发展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政治创新的精神但并不能避免暴政.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法治政治的时代主题下,重温和反思古典共和制时期政治发展的不足和教训可以为我们新时期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一定的思想资源,更好的推进新世纪政治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8.
上个世纪初以云南为中心发生的护国运动,打倒了复辟帝制的袁世凯,恢复了共和制,巩固了辛亥革命的成果。当时参与其事的大学者梁启超,于护国运动期间或之后,在一些文章、讲演或谈话中,为后人如何正确认识或评价护国运动留下了许多谜团。笔者近年来通过查阅历史资料,对梁启超在护国运动中的所作所为及言论作了一番研究,产生了一些自己的看法。现将这方面的情况简要介绍于下,敬请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19.
共和政体与当代中国共和制实践的基本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和制是当今世界较为普遍的制度安排,也是目前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不同性质的国家对其定位是不同的;在共和的旗帜之下将民主政治作为追求的首要价值、在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国体基础上努力创造共和制政体的中国形式,创造以国家机关和人民政协二者关系体现出来的"政治共和"与"社会共和"高度统一的新型共和制,是我国共和制实践的基本特色;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和改革开放所引起的我国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仍然要求我们坚持和创新人大制度这一中国特色的共和制,并以此达到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李博远 《法制与社会》2011,(15):280-281
伊曼纽尔·康德的《论永久和平》发表迄今已超过二百年,这篇篇幅短小的论文所蕴涵的政治哲学以及对国际社会的构想不断启迪后来的人们探寻永久和平的终极理想。论永久和平是理想主义的先声,透过文章我们能够看到诸如建立国家间联盟这种对世界秩序的安排,也能看到康德对人类理性的期望,一如这篇文章的副标题"一项哲学性的规划",《论永久和平》为实现这一全人类的的共同愿望提供了可能的蓝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