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2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法律   12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以质粒pMD18T-env为模板,利用PCR技术扩增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的gp90基因,酶切、纯化后,克隆至载体pFastBacHTA中,构建了重组供体载体pFgp90,并将其转化大肠杆菌DH10Bac感受态细胞,使gp90基因整合到Bacmid穿梭载体中,获得重组穿梭载体Bacmidgp90.通过脂质体介导将其转染sf9昆虫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rBacgp90.抗gp90蛋白小鼠超免疫血清介导的Western-blot分析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结果显示,gp90蛋白被正确表达,分子质量约为45 ku;gp90蛋白在变性和自然状态下均能够被识别,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32.
目的 观察电针对大脑中动脉缺血大鼠缺血皮质区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及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调控作用。方法 取SPF级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4只,利用改良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大鼠模型,电针组选取“百会”“风府”“内关”“心俞”4个穴位,从第1天术后4 h开始治疗,每日1次,共治疗7 d。干预结束后,比较各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脑缺血皮质区细胞病理表现、缺血皮质区eNOS蛋白的表达、血清NO的含量。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体征明显(P<0.05),梗死范围显著,脑缺血皮质区eNOS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血清NO含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P<0.05),脑梗死体积明显缩小(P<0.05),脑皮质缺血区eNOS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5),血清NO含量升高(P<0.05)。结论 电针可促进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并缩小脑梗死体积,其机制可能与调控血管新生相关因子eNOS、NO表达增多有关。  相似文献   
33.
急性心肌缺血早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免疫组织化学实验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早期的不同时间、心脏不同部位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缺血30min后在缺血心肌局部开始出现VEGF阳性表达,而缺血边缘区域和正常区域心肌在缺血1h后也开始出现VEGF阳性表达,并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VEGF的表达强度也越来越强。对照组未发现有阳性表达结果.表明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心肌缺血后心肌局部VEGF的表达,可望作为因心肌缺血导致心脏性猝死案例的诊断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34.
为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肉鸡腹水综合征(AS)形成中的作用,对7 只发生AS的肉鸡和7只健康肉鸡,用HE染色和Weigert间苯二酚复红染色,观察2 组肉鸡肺组织的病理变化及肺血管重构;用免疫组化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测定肺组织中VEGF的表达。结果表明,AS组肉鸡肺房中有大量浆液性渗出物,呼吸毛细管中也可见浆液性渗出物和白细胞浸润;AS组肉鸡的90~200μm肺小动脉管壁面积与血管总面积之百分比及中膜厚度占外径的百分比均显著(P<0.05)高于健康组;AS组肉鸡的呼吸毛细管及肺房中VEGF面密度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健康组。表明,VEGF在肺组织中的过度表达可能是肉鸡AS发生和发展的重要介导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对体外培养的类风湿关节炎(RA)滑膜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行关节腔镜手术取RA患者膝关节滑膜组织,消化分离滑膜细胞进行分组培养。对照组:含9.0 g/L氯化钠注射液 100 ml/L胎牛血清的达氏修正依氏培养基(DMEM)培养;复方丹参低剂量组:1.5μg/ml复方丹参 100 m l/L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复方丹参高剂量组:150μg/m l复方丹参 100 ml/L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提取总RNA,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各组VEGF mRNA的表达。结果:复方丹参高低剂量组VEGFmRNA表达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可以下调RA患者滑膜下细胞VEGF mRNA表达水平,从而可以通过抑制VEGF表达减轻滑膜血管翳增殖。  相似文献   
36.
给10日龄健康鸭颈部皮下接种鸭疫里默氏杆菌(RA)及颈静脉注射明胶酶,分别建立了感染与酶作用的动物模型.以脑脊液中白蛋白含量、血一脑屏障通透性及脑组织学变化等指标研究了感染及酶作用对血-脑屏障机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后第24、48、72、96 h和颈静脉注射明胶酶后第3、6、9、12 h,脑脊液中的白蛋白含量升高,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增大,基底膜粗糙、部分节段的连续性中断,脑血管周围水肿、管腔面不光滑、内皮细胞肿胀、连接处开放;感染鸭血清中利用明胶酶谱法能检测到鸭疫里默氏杆菌明胶酶.表明,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引起鸭血-脑屏障机能障碍,在此过程中明胶酶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 观察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 EGCG)对人高转移肝癌细胞HCCLM6凋亡的作用及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甲基噻唑基四唑染色法检测EGCG对人肝癌细胞HCCLM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EGCG对HCCLM6细胞周期的影响,免疫荧光技术检测EGCG处理的HCCLM6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和骨桥蛋白(osteopontin, OPN)表达的变化。结果 EGCG可显著抑制肝癌细胞HCCLM6的增殖,且呈浓度依赖性;EGCG使细胞周期明显阻滞于G0/G1期;EGCG可明显导致HCCLM6细胞凋亡,使VEGF、OPN表达水平显著下降。结论 EGCG可以诱导肝癌HCCLM6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滞细胞周期和调控VEGF、OPN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补肾安胎冲剂治疗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的机制。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0例RSA患者治疗前后及30例正常早孕妇女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受体——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oluble fms like tyrosine kinase 1,sFlt-1)的水平。结果 治疗组妊娠成功率为80.0%;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前血清VEGF显著降低(P<0.01),sFlt-1显著增高(P<0.01);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VEGF显著升高(P<0.01),sFlt-1显著降低(P<0.01);保胎治疗无效者与保胎治疗成功者比较,血清VEGF水平显著降低(P<0.01),血清sFlt-1水平显著增高(P<0.05)。结论 补肾安胎冲剂治疗RSA的机制可能与提高血清VEGF水平,降低血清sFlt-1水平,从而促进胎盘绒毛血管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39.
目的 观察脑络欣通对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 CAS)患者的干预作用。方法 按纳入标准选择CAS患者7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7例,治疗组给予脑络欣通口服,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各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 β1)、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C reactive protein, hs-CRP)、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 media thickness, IMT)和斑块积分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hs-CRP、VEGF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TGF β1均显著上升(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hs CRP、VEGF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治疗组IMT、CAS斑块积分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后治疗组CAS斑块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络欣通可有效干预颈CAS患者的炎性反应,在减少CAS形成、稳定斑块方面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0.
目的 观察芪藤消浊颗粒治疗IgA肾病脾肾亏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64例IgA肾病脾肾亏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共4例患者退出观察,实际每组完成30例。对照组口服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芪藤消浊颗粒,疗程共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24-hour urine protein,24hUP)、尿红细胞(urinary red blood cell,URBC)计数、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TGF-β1、CTGF、VEGF和ET-1水平,并根据血清肌酐值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乏力、浮肿、腰脊酸痛、面色晦暗、脘腹胀满、纳少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URBC计数、24hU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eGFR、血清Alb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URBC计数、24hUP水平下降程度和eGFR、血清Alb升高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GF-β1、CTGF、VEGF、ET-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芪藤消浊颗粒可有效改善IgA肾病脾肾亏虚血瘀证患者中医证候,提高临床疗效,其作用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TGF-β1、CTGF、VEGF和ET-1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肾纤维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