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23篇
  免费   663篇
  国内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84篇
工人农民   138篇
世界政治   870篇
外交国际关系   91篇
法律   20916篇
中国共产党   1391篇
中国政治   8480篇
政治理论   1238篇
综合类   8091篇
  2024年   126篇
  2023年   411篇
  2022年   353篇
  2021年   586篇
  2020年   556篇
  2019年   431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330篇
  2016年   536篇
  2015年   1163篇
  2014年   2796篇
  2013年   2751篇
  2012年   2904篇
  2011年   3245篇
  2010年   3047篇
  2009年   3249篇
  2008年   3371篇
  2007年   2834篇
  2006年   2268篇
  2005年   2018篇
  2004年   1791篇
  2003年   1651篇
  2002年   1530篇
  2001年   1302篇
  2000年   1176篇
  1999年   265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92.
中国大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在实践中陷于困境,而与台湾地区相关立法就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立法状况、当事人、范围、法律适用、裁判方面之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大陆立法之不足是主要原因。故期望能从此比较中对即将修改的大陆刑事诉讼法有些制度性的启示。  相似文献   
93.
在我国目前的法律中,只有宪法、刑法与刑事诉讼法对赦免制度稍有涉及。我国现行法律对于赦免的施行既无实体规定,也无程序规定,赦免制度已完全被边缘化了。现代赦免制度正具有调节利益冲突、衡平社会关系之重要刑事政策机能。在特定社会政治、经济、社会形势下,适当地运用赦免制度,可以很好地缓解社会矛盾、调节利益冲突,从而维护国家的安定和社会的稳定。本文拟就如何重构我国的现代赦免制度,从现代赦免制度的类型、程序、法规设置等角度提出我们的初步构想。可以通过宪法解释使大赦在宪法中拥有一席之地,并通过专门赦免法对于大赦制度作详…  相似文献   
94.
刑事物证检验、鉴定又称犯罪鉴别,其性质是一种侦查犯罪的手段,其主要目的在于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技术、方法和手段来发现和保全犯罪嫌疑人以及犯罪行为(包括犯罪结果)的证据资料。从事刑事侦查检验、鉴定的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的技术人员与一般司法鉴定的鉴定人并不一样,他们既是识别、发现和保全犯罪证据原始特征、向法院提供他们勘验、检查后作出判断意见的证人,也是依据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检验犯罪证据、确定犯罪嫌疑人的专业技术人员,因而,对于从事刑事侦查检验鉴定的技术人员有着更加特殊的要求,他们具有不可取代的特点。1刑事…  相似文献   
95.
恶意诉讼,是指行为人没有诉权而恶意提起诉讼或行为人有诉权而滥用这种诉权恶意提起诉讼,以追求达到该诉讼程序以内或以外的非法目的的一种陧权行为。  相似文献   
96.
论侦查监督制度的立法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季美君 《中国检察官》2006,(12):42-44,78
检察理论前沿中的季美君的文章内容提要如下:刑事案件在侦查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早已为人们所关注,身为专门的法律监督部门的检察机关如何加强对侦查过程中的违法现象的监督,这是极富现实意义的话题.检察机关对侦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多的逮捕问题以及民愤最大的刑讯逼供问题监督乏力入手,来改变侦诉关系观念,完善侦查监督制度,应从四方面进行立法完善.  相似文献   
97.
黄一超 《犯罪研究》2002,(5):18-20,53
在刑事诉讼领域,有关检察机关的刑事立案监督问题,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法已经构筑了一个基本的框架。第87条关于行使立案监督对象、范围、程序的规定,填补了我国刑事立案监督的空白。如何在现行法律规定的框架范围内建立一套有效的刑事立案监督工作机制,使立案监督工作规范运作,充分发挥它的实际效果,是一个值得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有鉴于此,本文对此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98.
张斌 《政法学刊》2002,19(6):29-32
经验方法和逻辑方法是证据方法的合理化要素和客观基础,客观化立场是证据方法必须坚持的基本方向。在中国现阶段,应首先解决证据方法与证据标准的关系以及证据方法与公正程序相契合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
随着诉讼法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证据立法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证据法学也成为诉讼法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一时之间,关于证据法学的理论专著及相关教材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不同学术观点各擅胜场。在诸多争议焦点中有两个问题格外引人注目,一个是诉讼证明的理论基础,一个是证明责任的概念范畴。笔者不揣浅陋,对这两个问题略抒己见,以就教于师长同仁。  相似文献   
100.
当今犯罪问题已经日益成为一个公共政策问题,作为国家或执政党从客观角度制定的具有全局意义的抗制犯罪的战略——刑事政策的地位与作用也就日趋显著。对现行刑事法律制度及其规定进行研究进而提出改革或完善的政策性建议,成为刑事政策学的一项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