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29篇
世界政治   7篇
法律   34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38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10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人社部相关司局负责人日前明确表示,虽然劳务派遣职工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但同工同酬不包括福利和社会保险。在福利待遇上企业对于正式工和劳务派遣职工的标准上,可以自己掌握。  相似文献   
32.
权威发布     
《干部人事月报》2011,(9):62-62
全总推进派遣员工同工同酬 近日,全国总工会召开各部门协调会,在前期各地劳务派遣调研基础上,进步摸清各个行业、产业系统劳务派遣用工情况。  相似文献   
33.
劳务派遣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一种新型人力资源配置方式,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劳动合同法》对此作了专门规定。劳务派遣对于降低企业管理成本、增加就业渠道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劳务派遣工的劳动关系复杂化、劳务派遣用工范围扩大化等问题,也影响了劳务派遣健康发展。由于对劳务派遣用工形式缺乏必要的监管,劳务派遣人员权益受损问题比较突出,严重背离了同工同酬原则,需要引起各方关注。  相似文献   
34.
案情回放刘某于2009年3月10日入职北京市怀柔区的A劳务派遣公司,双方签订了终止日期为2010年2月28日的劳动合同。合同签订后,刘某被A公司派遣至同样位于怀柔区的B啤酒公司担任装卸工。  相似文献   
35.
吴桐 《公民导刊》2014,(5):44-45
正2013年7月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实施情况如何?特别是新法规定的劳务派遣工享有与用工单位"正式工"同工同酬权利落实情况怎样?记者近日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调查发现,新法虽然有利于规范劳务派遣乱象,但新法对同工同酬并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操作起来有难度。要实现同工同酬,仍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36.
让残障者在必要的持续的支持下,进入一般的就业场所,与非障碍者一起从事竞争性的稳定工作,享有同等的待遇和晋升机会,这就叫支持性就业.从我第一次接触到这个词开始,就被它美好的愿景深深地感染.两年的时间,愿景成为了现实.中国智协实施的支持性就业试点项目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近百名心智障碍者走进社会,与健全人同工同酬,成为了真正的劳动者.  相似文献   
37.
同工同酬一直是法学专家以及广大职工非常关注的问题。针对同工同酬引起的热议,本刊特邀有关专家对同工同酬相关问题阐述了各自的观点和看法——关于同工同酬问题,在《劳动合同法》颁布后,在社会上产生了一些热议,我认为这是正常的。  相似文献   
38.
朱丽亚 《工友》2008,(6):46-47
《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实施后,四川省发生全国第一起要求"平等劳动权"、"同工同酬权"的集体诉讼案2008年元旦刚过,《劳动合同法》实施的第6天,张定和以及射洪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12名"临时工"就将状告射洪县农村信用合作  相似文献   
39.
劳务派遣的使用是用工形式多样化与适应性的进步表现,它能很好的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满足现实用工状况的要求。当前,劳务派遣虽然发挥了作用,但是劳务派遣模式还存在法律和定位上的不清晰、劳动者先天性弱势地位、劳务派遣监督体系不足等问题。因此,我们一要界定劳务派遣,并建立相应制度、完善相应法规。二要在党建引领下各方协作,相互监督制约。三要重构格局体系,在坚守为人民服务理念的前提下,适应当下状况,引领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40.
劳务派遣超常发展,重新引发劳务派遣的存废之争。我国一种较为主流的看法是,希望通过修改《劳动合同法》三性的规定,以"堵"的方式将劳动力引入正规用工。这未免是舍本求末。事实上,我国劳动立法中确立的刚性化的用工机制才是劳务派遣超常发展的根本原因。只有标本兼治,采用疏导的方式,才可能促使劳务派遣正常发展,从而实现劳动关系的真正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