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17篇
中国共产党   273篇
中国政治   419篇
政治理论   69篇
综合类   100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新湘评论》2006,(9):15-17
“十一五”时期,长沙将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优势地区率先发展要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按照“基地+基础+创新”的思路,在产业集群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区域竞争力的提升等方面为长株潭城市群乃至全省的发展作出应有的努力。一是着力建设特色产业基地。我们将尽力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着眼全国和全省产业布局调整及长株潭产业一体化分工,着力建设在中部地区具有鲜明特色和竞争潜力的产业基地。二是着力构建完备的基础设施体系。建立系统化、网络化、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框架,提升城市发展的综合承载和配套服务能力。加快霞凝新港三期、黄花机场扩建、长株高速、长潭西线等10个重点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62.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与构建城市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今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质就是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走向深层次融合的一体化经济。要提高经济一体化程度,应对在全国区域经济强势竞争格局中被边缘化的挑战,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成为福建的战略选择。而城市群经济,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模式,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致力于构建海峡西岸城市群,协调发展海峡西岸城市群,强化区域产业分工与整合,必将形成城市群竞争力,进而提升海峡西岸经济区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63.
当今,位居中部地区的湖北如何发挥武汉龙头作用,带动全省经济快速发展,实现振兴崛起目标,已是上下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我们认为:加快武汉周边地区交通路网建设,带动武汉周边城市群发展,是湖北武汉振兴崛  相似文献   
64.
刘建华 《小康》2013,(8):85-87
处在穗莞深港黄金走廊的重要节点上、具有发达城市群"多城辐射"效应的增城,建设广州城市副中心是其新型城市化发展的最大平台,然而"大刀阔斧"是否理性?对此也有一些质疑的声音  相似文献   
65.
一、问题的提出 城市化是-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断言,21世纪影响世界进程和改变世界面貌的两件事:-是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二是中国城市化进程,并认为城镇化是新世纪对中国的第一大挑战.  相似文献   
66.
张墨宁 《南风窗》2013,(9):32-33
"撤县设市"的口子一开,势必带来行政区划的大规模调整。如何避免新的行政层级的设置带来官僚机构的自我膨胀也是学界所担心的风险。2013年1月24日,吉林扶余、云南弥勒"县改市";2月19日江苏南京完成全部"县改区",南京市由11区两县精简为11个区,苏南地区结束"县域时代"。民政部在一月有余的时间内连续批准两个名单,这一动作被看作是"县改市"终于全面解禁的信号。据统  相似文献   
67.
在现存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条件下,科学发展城镇梯度对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意义较大。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为了实现城市群城镇梯度协调发展,需要进一步改革户籍制度,健全社保制度,科学规划城镇梯度,科学规划产业布局。  相似文献   
68.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以下简称两型社会建设)包括整个社会的生产、流通、建设、消费等各个领域,它的覆盖面是全社会的经济社会活动甚至包括每一个单位、每一个家庭。因此,两型社会建设本身就包含着发展低碳经济。  相似文献   
69.
作为"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湖南"3+5"城市群的区域性人才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应当大力引进并聚合人才智力资源。通过吸引各方面的精英人才,集成助推"3+5"城市群区域性大发展的实际能力,形成区域性加快发展,提高"弯道超车"的推力。  相似文献   
70.
近年来,呼包鄂三市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并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上。三市面积占全区11%、人口占27.3%。2007年三市经济总量达到3526.83亿元,占全区的53.2%,比上年增长21.1%,增速快于全区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现在,呼包鄂三市各自的经济总量均已突破千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3205元,财政总收入均超过百亿。本文就如何进一步加快呼包鄂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