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17篇
中国共产党   273篇
中国政治   419篇
政治理论   69篇
综合类   100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新湘评论》2010,(1):F0004-F0004
湘潭九华示范区是长株潭城市群国家“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五大示范区之一,是一个年轻的省级开发区,正在申报国家级台商投资区。世界著名的新加坡裕廊国际工程有限公司为九华示范区编制了产业发展规划和总体规划。确定以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电子信息产业、先进制造业为主导产业。以产业新区、滨江新城为主要发展目标。致力于打造一个经济发达、人居环境优美的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示范区。  相似文献   
82.
城市群:城市化健康发展的主体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群是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形式,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城市化的高级形态。在我国,城市群的发展和完善是推进城市化发展的主要途径。有必要确立城市群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心环节,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我国城市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3.
为纪念改革开放及解放思想大讨论三十周年,同时为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立足新的起点,继续推进思想解放"的精神,我们组织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部分专家学者结合湖南实际,就如何继续解放思想,推进富民强省进行研讨。现将研讨观点发表出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4.
作为“长株潭”城市群首倡和亲力亲为者。张萍在省社科院副院长、省社科联主席团主席等岗位退下来后。一直没有停止在区域经济研究领域的耕耘。一谈起长株潭城市群,思维敏捷的张萍激情洋溢。引着我们走入了长株潭城市群肇始、启动、圆梦的历史……  相似文献   
85.
4月,在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与湖南新型城市化高峰论坛上,专家们认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两型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选择。长株潭城市群获批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湖南经济发展的一个机遇,也是湖南率先探索中国两型社会建设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86.
<正>河南是全国第一农业大省和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产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当前,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  相似文献   
87.
见慧 《协商论坛》2010,(3):11-12
目前,国内已有海南国际旅游岛、黄河三角洲、深圳综改试验区、海西经济区、珠江三角洲、北部湾、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等诸多区域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赢得了不同程度的政策支持和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88.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与经验 古人说:"基社稷而固邦统."基础工作是指机构或个人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按照科学的方法与程序要求,在履行职能、开展工作中的最基本、最重要且起着关键作用的工作,涵盖意识形态与文化、制度与执行力建设、战略设计与规划、组织机构及其运行体系、维护社会稳定特别是监测与预警、项目准备与整合资源等方面.  相似文献   
89.
《中国人大》2010,(8):56-56
湘潭地处湘江中游,是湖南乃至全国重要的工业城市,是长株潭城市群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核心城市之一。现辖湘潭县、湘乡市、韶山市、雨湖区、岳塘区五个县(市)区和一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湘潭高新区,总面积5015平方公里,总人口293万。  相似文献   
90.
东部都市圈产业升级转移与区域多极带动发展是当前国家协同推进的两大战略。在长三角转型扩围过程中,承接转移的长三角腹地安徽实现省域崛起和与长三角一体化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合肥区域继续实施极化推进战略,打造成为安徽江淮城市群的核心引擎,并最终演变为长三角都市带的次级中心。当前在努力建设皖江安池铜、芜马巢承接转移集中示范区的同时,需着力强化合肥的中心和重心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