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5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11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梁媛 《新东方》2006,(6):54-56
国际关系民主化比较明确的提出是在2000年4月的“中非合作论坛”上。2001年11月胡锦涛主席访欧时进一步全面阐述了这一概念。他指出:“国际关系民主化是世界和平的重要保证。国家不分大小、贫富,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一员。各国的事应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决定,国际上的事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平等协商。在事关世界和地区和平的重大问题上,应该按照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以及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坚持通过协商谈判和平解决争端。我们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不可能只有一种模式。应承认世界的多样性,尊重各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1]然…  相似文献   
12.
包桂英 《实践》2006,(7):39-39
党章集中代表了全党的根本利益和意志,是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调整党内关系的基本准则。党章的作用是保证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的一致和组织上、行动上的统一,从而为实现党的基本纲领和最终目标而奋斗。  相似文献   
13.
民族问题是革命和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问题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发掘和梳理自身的传统,构建中国民族理论的学术话语体系.民族是客观存在的社会实体,伟大的中华民族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有着和而不同的关系.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我国历史上经历了因俗设治到民族区域自治的过程.在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政治制度下,各民族平等、团结是我国民族关系的基本准则,我们要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民族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实现小康共同奋斗.  相似文献   
14.
2019年,民进党当局仍拒不承认"九二共识",蓄意升高两岸对抗,同时极力推行"一边倒"的政策逢迎美国,致使其"邦交国"进一步减少",国际活动空间"持续缩限。在一个中国原则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大背景下,蔡英文当局对外政策成效不彰,对外关系困境进一步加剧。一、"固邦"难挡"断交潮"蔡英文执政以来,台湾再度经历断崖式"断交潮"。2019年9月,所罗门群岛和基里巴斯相继宣布与台湾"断交",台湾仅剩15个"邦交国",创历史新低。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公证》2011,(3):8-10
编者按:2011年2月9日,春节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河北省秦皇岛市司法局组织全市公证系统召开学习贯彻《公证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座谈会,全市公证人员逐条学习《基本准则》的内容。并就公证员职业道德建设及执业活动中的感悟与困惑进行深入交流。通过座谈。大家一致认为。加强公证员职业道德建设是提升公证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根本保证。《基本准则》的修订符合当前公证工作实际,对进一步加强公证队伍建设、提高公证员职业道德水平、促进公证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家一致表示,一定要坚守信念、牢记使命.紧密结合河北省公证“三化一建设”工作。把《基本准则》学习好贯彻好.推动公证工作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6.
今年,我国有望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为世界贸易大家庭中的一员。开放本国市场、取消关税壁垒、实行非歧视贸易、享受国民待遇等,这是WTO世贸组织的基本准则和共同行为规范。很显然,这对于长时期处于一个较为封闭经济体制下、以借贷记账方式反映经济活动的我国会计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时期,基层领导干部如何做人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做人是党性、法制、道德、为人处世等修养的综合体现,需要终生加以修炼。从某种意义上说,做人比做事显得更要重要一些,做事、  相似文献   
18.
19.
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的企业其融资策略不同,会给企业带来不同的税后收益,企业要根据自身特点和所处环境进行融资,将要考虑各种因素,否则会给企业带来灾难性后果。  相似文献   
20.
如何衡量一份具体的公证文书是否合格?如何判断公证员、公证处是否尽到应尽的审查核实义务.或者说公证员、公证处出具公证文书在收集证明材料等审查核实活动方面应达到何种程度?在出现错误公证书时,公证员、公证处在何种情况下可以主张免责?公证证明标准概念为回答这些问胚而提出。笔者认为,公证证明标准是公证理论上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在制定和实施具体操作规程,即公证程序规范时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它涉及到公证活动的原则、公证证明力以及公证的法律责任等一系列公证制度重要内容,应该引起公证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